• 强科研,展宏图丨第九届重庆卫生专技人员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成功举办
  • 《现代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重医附一院顺利召开
  • 《检验医学与临床》《现代医药卫生》10月终审会顺利召开
  • 喜报丨《现代医药卫生》成功晋级Q2区
  • 本刊编辑参加第二届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并荣获精品论文奖
  • 成渝双城经济圈DRG支付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临床运行能力建设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 有养运动ing丨2024年全国急危重症临床营养病例演讲比赛(西部大区赛)成功举办
  • 关于举办2024年“护理力量”第三届科普短视频公益展播及评选大赛的通知
  • 关于举办2024年卫生专技人员科研能力提升实战培训的通知
  • 《现代医药卫生》2023年度杰出编委名单公布
  • 《现代医药卫生》2023年度优秀审稿专家评选结果揭晓
  • 《现代医药卫生》“2023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揭晓
  • 重庆市肾脏病学专家座谈会圆满举行 共谋医学期刊与学科协同发展之路
  • 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晋升实力 推动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 ——拥抱未来第二届护理科普视频颁奖暨2023护理人员职业晋升综合能力提升研学培训成功举办
  • 举办“拥抱未来’第二届护理科普视频颁奖典礼暨2023 护理人员职业晋升综合能力提升研学培训”的通知
  • “敞开心扉”却遭遇“步步惊心”——“蒙面”菁英秀系列学术活动(第三期)顺利举办
  • 关于举办2023年“拥抱未来”第二届公益短视频展播暨科普短视频评选大赛通知
  • 关于本刊启用新投审稿系统公告
  • 《现代医药卫生》“2023糖尿病专题”约稿通知
  • 祝贺《现代医药卫生》首届青年编委队伍正式成立
  • 同心抗疫 慢病先行丨多位内分泌代谢专家线上开讲 为慢病患者排忧解难
  • 喜报—第一届“引领者”杯优秀护理论文获奖名单揭晓
  • 喜报——《现代医药卫生》杂志获2022年西牛奖—优秀创新平台
  • “5月致敬护理人”短视频获奖名单揭晓
    全选
    显示模式:: |
    2025年第41卷第4期
      指南解读
    • 梁小雪,隆敏 △

      2025,41(4):817-821, DOI:

      Abstract:

      垂体腺瘤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罕见,由于缺乏针对这一年龄群体的高质量证据,其诊断与治疗具有挑战性。除了瘤体本身占位和激素分泌异常特性,包括外科手术、放射治疗等在内的干预性手段也存在继发后续并发症的风险,影响该类人群的长期预后,如生长发育和的生活质量等。2014—2022年,国际上一个多学科专家小组通过系统化的文献检索和德尔菲共识法,于2024年制定了首个针对19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的垂体腺瘤诊断与治疗共识指南。该文就该指南包含的与神经影像学、视觉评估、组织病理学、遗传学、垂体手术和放射治疗相关的建议,以及针对各类型垂体瘤(催乳素瘤、库欣病、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临床无功能腺瘤和促甲状腺激素瘤)的建议要点进行了解读,以期为该类患者的诊治提供建议。

    • 论著
    • 黄绍伟 1,杨薇 2,许秀峰 3,廉坤 4△

      2025,41(4):822-827,835, DOI:

      Abstract:

      目的通过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讨炎症蛋白因子与抑郁症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利用公开基因谱数据获得91种炎症蛋白因子及抑郁症的2种遗传基因数据,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进行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采用异质性检验、多效性检验、Leave-one-out检验进行敏感性分析,用比值比(OR)值及95%可信区间(95%CI)对炎症蛋白因子和抑郁症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结果IVW提示炎症蛋白因子CD40受体(CD40L)与抑郁症的因果风险呈负相关(OR=0.999,95%CI 0.999~1.000,P=0.035)。炎症蛋白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与抑郁症的因果风险呈正相关(OR=1.001,95%CI 1.000~1.003,P=0.047)。结论通过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进一步阐述了91种炎症蛋白因子中CD40L、TGF-α与抑郁症之间存在因果关联。

    • 白勒谢 1,吴帅凯 2,叶利经 2,潘玉芝 3,吴丹媚 3,赵国军 2△

      2025,41(4):828-835,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巨噬细胞焦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THP-1细胞,应用佛波酯将其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以脂多糖(LPS)和尼日利亚菌素联合刺激诱导巨噬细胞焦亡。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asdermin D-N(GSDMD-N)蛋白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LRP3、IL-1β和TNF-α mRNA的表达,探讨芹菜素对巨噬细胞焦亡的影响。进一步使用转录组测序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和信号通路。最后应用qRT-PCR验证5.8S rRNA、18S rRNA、28S rRNA、Pre-45S rRNA及POP1、NAT10、RCL1和GAR1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核糖体生物合成信号通路在芹菜素抑制巨噬细胞焦亡中的作用。结果芹菜素预处理能够抑制巨噬细胞焦亡中气泡状突出物的形成,减少GSDMD-N蛋白和NLRP3、IL-1β、TNF-α mRNA的表达。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芹菜素主要参与核酸代谢过程、RNA代谢过程和转录调节活性等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芹菜素主要参与核糖体生物合成、NOD样受体和Toll样受体等细胞焦亡相关信号通路。qRT-PCR验证显示,芹菜素预处理能够显著减少5.8S rRNA、18S rRNA、28S rRNA、Pre-45S rRNA及RCL1、GAR1、POP1和NAT10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芹菜素对巨噬细胞焦亡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核糖体生物合成信号通路有关。

    • 罗国标 1,2,林忠秋 1,刘国萍 1,李燕珍 1,叶勇 2△

      2025,41(4):836-839,845, DOI:

      Abstract:

      目的观察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使用多种油脂肪乳(SMOF)和中长链脂肪乳(MCT/LCT)前后肝功能情况,对比2种脂肪乳剂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0日住院期间肠外营养配方分别使用SMOF及MCT/LCT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各160例,对比SMOF组及MCT/LCT组患者用药第1、5、10天后肝功能生化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AST/ALT)<1、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情况及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用药第5天2组患者AST/ALT<1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10天MCT/LCT组较SMOF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更显著,且AST/ALT<1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直接胆红素(DBiL)、清蛋白(ALB)、AST、ALT、碱性磷酸酶(ALP)及胆固醇酯(Ch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5、10天MCT/LCT组较SMOF组Child-Pugh分级为B、C级和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OF对比MCT/LCT可有效降低消化道出血患者早期轻、中及重度肝损伤和肠外营养相关的胆汁淤积发生率,保护患者肝功能储备,降低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肝损伤进一步恶化及转归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陈雨濛 1,2,宣丽颖 1,付卓 1△

      2025,41(4):840-845, DOI:

      Abstract: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骨膜蛋白(POSTN)在胃癌中的临床意义及作用机制。方法使用UALCAN数据库对POSTN基因在泛癌和胃癌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通过cBioPortal数据库对POSTN在泛癌和胃癌中的基因改变情况进行研究;利用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对比POSTN基因编码蛋白在胃癌组织与非癌性胃组织表达的差异;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获得POSTN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OSTN的相关蛋白网络。结果POSTN基因在泛癌中普遍表达;在胃癌组织中,POSTN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OSTN高表达的胃癌患者,其生存时间明显短于POSTN低表达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STRING数据库显示,与POSTN互作的蛋白主要包括FN1、BMP1、COL3A1、NOTCH1、COL1A2等,主要与胶原纤维构建、细胞外基质构建、血管发育、组织发育等过程相关。结论POSTN在胃癌中高度表达,并且与预后呈负相关,提示POSTN可能作为胃癌诊断与预后评估的新型分子标志物。

    • 刘星达 1,王超奇 2△

      2025,41(4):846-852, DOI:

      Abstract: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揭示黄芩在膀胱癌细胞中的抗肿瘤效应,并尝试解析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从公众数据库中获取黄芩活性成分、靶点及膀胱癌靶点,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创建PPI图。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构建关键药物靶点通路网络。用AutoDock Vina1.5.6进行分子对接,计算结合能,并通过Pymol3.8.10进行可视化。结果通过筛选黄芩含有36个有效化学成分,306个潜在靶点,其中157个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PPI分析得出GAPDH、Akt1、EGFR、BCL2、ESR1等为关键治疗靶点。主要抗膀胱癌活性成分可能包括河谷林酮、苏荠苎黄酮、汉黄芩素、黄芩新素、匹莫林等。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其通过促进磷酸化、影响Akt信号通路等机制发挥作用,并涉及胞质溶胶、受体复合体功能及激酶活性调控等生物过程。而且黄芩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来抑制膀胱癌的发展。分子对接结果进一步验证黄芩的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能够很好地结合,从而发挥治疗作用。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黄芩作为治疗膀胱癌的有效中药,其抗肿瘤疗效可能与对PI3K-Akt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和VEGF信号通路等关键靶点的调节有关,黄芩的多种活性成分可能对膀胱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 论著·临床研究
    • 王晓旭,彭佩云

      2025,41(4):853-857,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及左心房内径(LAD)对心房颤动患者经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于该院行经导管心脏射频消融术的126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的复发情况,并将126例患者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上述指标对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效率。结果心房颤动复发组36例(28.6%),非复发组90例(71.4%)。复发组患者LAD、B型利钠肽(BNP)、N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LAD为心房颤动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比值比(OR)>1,P<0.05]。ROC曲线显示,NLR、LAD联合预测早期复发的AUC为0.767,其灵敏度为67%、特异度为81%。结论NLR联合LAD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彭梅,包太成,张兴丽,肖青焕

      2025,41(4):858-860,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对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在该院收治的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共60例,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戒酒+维生素B1干预方法,疗程1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盐酸多奈哌齐5 mg口服,每晚1次,疗程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对各组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DL评分[(22.73±2.9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26.17±4.17)分],2组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26.40±3.0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2.40±3.76)分],2组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能改善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认知功能。

    • 黄新凯,赖海标 △,钟喨,黄智峰

      2025,41(4):861-864,869,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及结石成分分析对复发性尿结石干预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尿石症患者300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空白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根据诊疗指南、中医体质及结石成分进行施治,对照组按诊疗指南、结石成分分析进行施治,空白组按诊疗指南常规施治。治疗1年后比较3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中医体质分值及结石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改善程度为94.0%(94/100),对照组为70.0%(70/100),空白组为45.0%(45/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湿热体质分值方面,观察组体质转化分降至(38.32±6.15)分,低于对照组的(42.18±6.85)分及空白组(61.15±9.98)分;观察组症状总积分降至(4.25±2.37)分,低于对照组的(6.34±2.09)分及空白组的(9.21±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个月结石复发率为3.0%(3/100),对照组为11.0%(11/100),空白组为21.0%(21/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医体质辨识结合结石成分分析诊治,能有效改善患者证候,调整内环境,达到减少结石复发的效果。

    • 陈春秀,黄树稳,颜云盈 △

      2025,41(4):865-869,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采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住院儿童20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病原学检查,根据患儿是否发生RSV感染将其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统计ALRTI患儿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LRTI患儿RSV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ALRTI患儿RSV感染的预测效果。结果206例ALRTI患儿中RSV 抗原或核酸阳性者共51例(病例组),阴性病例共155例(对照组);RSV感染患儿的主要症状为咳嗽(96.08%,48/51)、发热(64.71%,33/51)、气促/喘息(23.53%,12/51)、腹泻/呕吐/胸痛(7.84%,4/51)。2组患儿呼吸频率、心率、住院时间、营养情况、中性粒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呼吸频率、心率、营养情况是ALRTI患儿RSV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ln[1/(1-P)]=5.044+0.025×呼吸频率+0.016×心率+0.567×营养情况。Homser-Lemeshow检验拟合优度较好(χ 2=3.288,P=0.915);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745(95%CI 0.663~0.82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4.50%、69.03%。结论RSV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咳嗽、发热、气促/喘息为主;呼吸频率、心率、营养情况是ALRTI患儿RSV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构建预测模型对ALRTI患儿RSV感染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董丽 1,王志刚 2,葛健文 1

      2025,41(4):870-873,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酸枣仁汤加减治疗中老年女性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该院老年女性卒中后抑郁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3例)。2组均给予脑血管病基础治疗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酸枣仁汤辨证加减治疗。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arthe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HAMD、PSQI、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MMSE、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研究组明显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98%(3/43) vs.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枣仁汤加减治疗中老年女性卒中后抑郁有良效。

    • 代雪莲,刘海林,叶静纳

      2025,41(4):874-877, DOI:

      Abstract:

      目的研究老年偏头痛患者血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18例老年偏头痛患者进行试验,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MoCA≥26分)68例及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26分)50例。比较2组患者相关基线资料,检测2组患者血清MnSOD、hs-CRP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偏头痛患者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nSOD、hs-CRP水平预测老年偏头痛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MnSOD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6.33±1.25)U/mL vs. (12.35±2.33)U/mL],hs-CRP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6.82±1.65)mg/L vs.(3.15±1.0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血清MnSOD<7.410 U/mL、hs-CRP>4.032 mg/L均是影响老年偏头痛患者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P<0.05);经过ROC曲线分析证实,血清MnSOD、hs-CRP均可用于预测老年偏头痛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0、0.973(P<0.05)。结论血清MnSOD水平的下降,hs-CRP水平的升高,可作为评估老年偏头痛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参考指标。

    • 何晓非,陈永平,刘向东

      2025,41(4):878-880,886,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影像学联合部分实验室指标在鉴别急性胆囊穿孔(AGP)和中-重度急性胆囊炎(A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2月至2023年12月该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AGP患者,作为AGP组;另收集同期手术病理证实中-重度AC患者40例,作为AC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影像学及部分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AGP组患者胆囊结石位于胆囊颈部、发生胆囊瘘占比高于AC组[65.22%(15/23) vs. 20.00%(8/40)、65.22%(15/23) vs. 7.50%(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GP组患者中白细胞(WBC)≥15.0×10 9 L -1占比高于AC组[73.91%(17/23) vs. 37.50%(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胆囊体积、结石长径、胆囊窝积液、胆囊壁厚度及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碱性磷酸酶、清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瘘口、胆囊结石位置及WBC计数在鉴别AGP及中-重度AC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熟悉相关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误诊及漏诊。

    • 刘敏,潘勇 △,钟水娇

      2025,41(4):881-886, DOI:

      Abstract:

      目的了解该院孕妇维生素水平情况,评价孕期营养状态,为指导孕妇孕期合理饮食和维生素补充方案及相关疾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6月在该院孕产保健门诊常规产检1 72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孕妇年龄18~45岁,平均(27.30±4.72)岁;孕周5~35周,平均(15.21±7.40)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测定血清维生素(Vit)A、E、K及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 728例孕妇血清Vit A水平为(409.22±102.56)ng/mL,缺乏率为19.16%(331/1 728);Vit E水平为(9.81±3.03)μg/mL,缺乏率为1.62%(28/1 728);Vit K水平为(0.86±0.85)ng/mL,缺乏率为8.22%(142/1 728);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为(22.50±8.11)ng/mL,缺乏率为41.20%(712/1 728)。不同年龄组间孕妇血清维生素A、E、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龄组孕妇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高于适龄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期血清Vit A、E、K及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比较发现,孕晚期的Vit A水平低于孕早期和孕中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的Vit K和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孕中期和孕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it E在不同孕期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Vit E在孕>12~20周的水平[(10.06±2.56)μg/mL]相对较低。结论该院孕妇血清Vit A、E、K及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

    • 刘彦群 1,孙立东 1,于吉芬 2

      2025,41(4):887-890,895,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联合血清β-羟丁酸(β-HB)、乳酸(LAC)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4年2月该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70例、单纯糖尿病(无酮症酸中毒)患者70例,分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和糖尿病组,另募集同期入院体检健康者70例作对照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为轻度组(23例)、中度组(25例)和重度组(22例)。比较各组CO2CP、β-HB和LAC水平,以糖尿病组为对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O2CP、β-HB和LAC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价值,经logistic二元回归拟合构建各指标联合预测风险,比较各组单一指标及联合的曲线下面积(AUC)。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指标与动脉血pH值的相关性。结果CO2CP、β-HB和LAC单一指标均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诊断价值,AUC分别为0.729、0.721、0.717,联合诊断AUC为0.856,高于单一指标(Z=3.350、3.305、3.158,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CO2CP、β-HB和LAC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O2CP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β-HB和LAC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CO2CP、β-HB和LAC水平分别与动脉血pH值呈负相关(r=-0.751、-0.584、-0.688,P<0.05)。结论CO2CP、β-HB和LAC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价值较高,还可用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 王巍亚, 闪欣欣,路亚青

      2025,41(4):891-895,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胎儿心电图中胎儿心率异常的影响因素,并进行预测分析。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该院产检的1 124例健康孕中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同一时期内胎儿心电图及经腹彩超检查结果,包括孕妇年龄、胎龄、孕母心率、羊水深度、羊水指数、脐动脉收缩末期峰值/舒张末期峰值(S/D)、脐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根据胎儿心率正常与否分为心率正常组(120~160次/分)、窦性心动过缓组(<120次/分)、窦性心动过速组(>160次/分),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动过速均为胎儿心率异常组。根据胎儿心率,分为1组(心率110~130次/分)、2组(131~150次/分)、3组(151~170次/分)、4组(171~190次/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分组之间的差异,采用Person相关分析寻找胎儿心率与各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以胎儿心率异常为因变量,以孕母年龄、胎龄、孕母心率、羊水深度、羊水指数、S/D、PI、RI为自变量,进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异常胎儿心电图的风险预测因子。结果窦性心动过速组与心率正常组胎龄及孕母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动过缓组与心率正常组及窦性心动过速组孕母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组比较,其余各组中随着胎儿心率增快,孕母心率也增快,胎龄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组比较,3组与4组孕母心率增快,胎龄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胎儿心率与孕母心率、羊水深度、RI呈正相关(P<0.05),与胎龄呈负相关(P<0.05);进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胎龄[比值比(OR)=0.903,95%可信区间(95%CI)0.846~0.965,P=0.002]、孕母心率(OR=1.032,95%CI 1.015~1.048,P<0.001)是中晚期孕妇异常胎儿心电图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胎儿心率受到孕母心率及胎龄的影响,随着孕母心率的增快而升高,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减慢。

    • 李春玲,刘永立 △,曹丽,季米,陈曦

      2025,41(4):896-899,903,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发生胃肠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腹型HSP患儿118例,根据胃肠道是否出血分为合并组52例和未合并组66例,收集2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儿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型HSP患儿发生胃肠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合并组患儿与未合并组在皮疹分布情况及呕吐患儿占比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患儿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NEU)、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LR)明显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皮疹分布、呕吐、NLR及CRP水平为腹型HSP患儿发生胃肠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得到Nomogran风险预测模型,Logit(P)=3.152×X1+2.158×X2+2.785×X6+2.855×X7,Hosmer-Lemeshoe检验显示预测拟合度良好(χ 2=6.528,P=0.574)。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腹型HSP患儿发生胃肠道出血风险预测模型预测胃肠道出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95%可信区间(95%CI) 0.848~0.951],灵敏度为81.11%,特异度为85.00%,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P<0.05)。结论腹型HSP发生胃肠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皮疹分布、呕吐、NLR及CRP水平,构建了一个具有较高预测准确性的Nomogram预测模型。

    • 论著·护理研究
    • 李薇薇,赵柳青

      2025,41(4):900-903,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食管癌患者信息超载现状及其与恐惧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4年2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3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癌症信息超载(CIO)量表评估患者的癌症信息超载情况,采用决策冲突量表(DCS)评估患者的决策能力,采用恐惧疾病进展量表(FoP-Q-SF)评估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情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食管癌患者信息超载情况与决策水平和恐惧疾病进展的关系。结果食管癌患者CIO量表总分(19.29±8.12)分;DCS量表中不确定感项评分(6.02±1.98)分,影响决策因子(18.46±4.63)分,有效决策(7.53±2.06)分,总分(31.79±7.12)分;FoP-Q-SF量表中生理健康项评分(17.66±4.57)分,社会家庭(17.48±5.63)分,总分(35.27±10.43)分。CIO量表评分与DCS、FoP-Q-SF量表呈正相关(r=0.441、0.367,P<0.05)。不同性别的食管癌患者,其CIO评分、DCS评分和FoP-Q-SF评分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病理分期的食管癌患者,其CIO评分、DCS评分和FoP-Q-SF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过载会导致患食管癌患者出现决策延迟,增加恐惧疾病进展。

    • 熊敏,龚思媛,廖春莲,秦燕 △

      2025,41(4):904-907, DOI:

      Abstract:

      目的评价基于Watson理论构建的脑血管介入术前教育模式对缓解脑血管介入术前患者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该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神经内科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试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术前宣教,试验组在常规术前宣教基础上,应用基于Watson理论制订的脑血管介入术前教育模式实施术前宣教,2组分别于术前宣教前和术前1 h用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和信息量表(APAIS)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出院时评估2组患者满意率。结果干预前,试验组APAIS评分[(22.69±2.52)分]和对照组APAIS评分[(22.76±2.18)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APAIS评分[(10.55±1.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6.02±1.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出院时总满意率[92.9%(39/42)]明显高于对照组[64.3%(2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Watson理论构建脑血管介入术前教育模式对缓解脑血管介入术前患者焦虑情绪效果显著,且可提高患者出院满意率,可作为临床优化护理的参考方案。

    • 石代红,范润

      2025,41(4):908-911,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运用智能平台对大隐静脉曲张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后随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204例行大隐静脉曲张日间手术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99例,对照组105例。试验组运用医院引进的智能随访平台结合电话进行随访,对照组运用微信群结合问卷星进行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随访主动回复率,术后1、3 d康复知识掌握度,术后7 d随访指标。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发送频率一致,每例患者发送6次随访,2组患者的主动回复率均较低,需结合电话进行随访,试验组的随访主动回复率[59.8%(355/594) vs.46.0%(290/63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康复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23.4±1.6)分 vs.(20.0±1.3)分、(28.7±1.1)分 vs.(24.3±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术后每日活动时间大于1 h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29.3%(29/99) vs. 12.4%(13/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疼痛、并发症、肢体循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智能平台随访结合电话随访可保证大隐静脉日间手术出院随访的质量,较微信群结合问卷星随访获得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更完整,患者对术后康复知识掌握度更高,功能锻炼更积极。

    • 谭凤玲 1,张帅 2,吴祥超 1,夏红 1,田露 1

      2025,41(4):912-915, DOI:

      Abstract:

      目的对急性中毒患者实施“医健心管”闭环模式,并探索应用效果,为药物中毒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200例急性自服药物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均给予洗胃等规范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按“医健心管”全闭环式模式管理,均在入院后24 h内和出院90 d后完成随访及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CN)、焦虑自评量表(GAD-7)及抑郁自评量表(PHQ-9)心理量表评估。分析住院时间、患者入院和出院随访时的心理状况、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3.01±2.88)d]明显短于对照组[(5.11±2.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观察组SSS-CN评分[(35.38±10.12)分]低于对照组[(40.22±15.49)分]、GAD-7评分[(6.44±5.16)分]低于对照组[(8.40±6.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时PHQ-9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7.0%(97/100)]高于对照组[77.0%(7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性药物中毒患者采取“医健心管”模式管理,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服务,并满足患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就医体验感明显改善。

    • 林柳兰,徐明

      2025,41(4):916-920,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在结肠癌手术患者中应用手术室前瞻性流程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11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均为5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室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前瞻性流程化管理,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入室后负性情绪、术中各时点体温、术后复苏期苏醒情况、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28.84±3.41)分]、恐惧视觉模拟评分量表[(4.21±1.39)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5.92±5.16)、(6.82±1.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手术开始后60 min(T4)及手术结束时(T5)时体温对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T2、T3、T4、T5时体温显著低于麻醉时(T1)时(P<0.05);试验组麻醉苏醒时间[(19.71±6.59)min]、气管插管拔管时间[(22.96±5.87)min]均短于对照组[(22.73±6.17)、(26.12±6.05)min],Steward苏醒评分高于对照组[(4.92±0.62)分 vs. (4.46±0.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64%(2/55) vs. 14.55%(8/5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18%(54/55) vs. 85.45%(4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流程化模式可缓解结肠癌患者恐惧、焦虑情绪,避免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缩短麻醉苏醒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并能够提高患者苏醒质量,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郜聪慧,吴贝贝,邬明红 △

      2025,41(4):921-926,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管理关怀感知在急诊科护士心理复原力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制订针对性措施来改善护士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4年1-3月选取该院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方便抽样,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性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心理复原力量表、中文版管理关怀评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65名急诊科护士PTSD得分(49.25±5.84)分,阳性检出率为46.06%(76/16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复原力、管理关怀感知均与PTSD呈负相关(r=-0.497、-0.595,P<0.001),管理关怀感知与心理复原力呈正相关(r=0.495,P<0.001);管理关怀感知在心理复原力与PTSD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41.83%;心理复原力通过管理关怀感知对PTSD变量的解释由31.00%上升至43.60%,对PTSD变量的负向预测强度由-0.447下降至-0.298;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管理关怀感知是心理复原力和PTSD的中介变量,模型拟合指标良好。结论急诊科护士的PTSD与管理关怀感知、心理复原力相关,管理关怀感知通过对心理复原力进行正向调节,能够降低PTSD水平。

    • 项敏丹,葛敏迪 △,王秀蓉

      2025,41(4):927-930, DOI:

      Abstract:

      目的调查并分析低年资护士工作场所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2-11月该院在职的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场所韧性量表(WRS)、中国护士工作压力量表、真实型领导风格量表(ALQ)对其进行调查。结果118名低年资护士WRS总分为(62.27±4.3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修正决定系数R 2=0.681,即模型能解释总变异的68.1%。所在科室、每月夜班数、工作压力、领导风格感知是低年资护士工作场所韧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工作场所韧性水平有待提升,与所在科室、每月夜班数、工作压力、领导风格感知水平有关。

    • 陈艳玮,皮睿,冯亚琼

      2025,41(4):931-934,939,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该院8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rTMS干预,2组均干预4周。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2周、干预4周时吞咽功能[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洼田饮水试验(WST)分级情况、生活质量[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及干预4周时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干预后,2组SS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WST分级1、2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2组SWAL-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时,观察组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2/40) vs. 22.5%(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165,P<0.05);2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吞咽训练可加快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进度,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误吸,效果优于单纯吞咽训练。

    • 杨春艳,韩雪迎

      2025,41(4):935-939,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SWOT分析结合医护一体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和对其心脏康复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100例AMI 患者分为常规组(常规急救护理)和干预组(SWOT分析结合医护一体化急诊护理),各50例。比较2组的抢救效果、心脏康复情况等。结果干预组急诊急救各环节用时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96.00%(48/50) vs.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061,P<0.05)。相较于护理前,2组护理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显著减少(P<0.05),而干预组升高/减少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住院期间干预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总发生率[6.25%(3/48) vs.27.50%(11/40)]、并发症总发生率[4.17%(2/48) vs.20.00%(8/40)]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364、5.430,P<0.05)。结论SWOT分析结合医护一体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明显缩短AMI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心脏功能,降低MACE和并发症发生率。

    • 闵俊英,涂文萍,段海静,杨海兰

      2025,41(4):940-943, DOI:

      Abstract: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降低自我感受负担的实施效果。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30 d。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个性化护理计划30 d。记录2组护理前后自我感受负担、慢性病自我效能、肌力、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肌力分级、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2组患者SPB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2.38±4.07)分 vs. (27.58±4.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后,2组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7.48±0.69)分 vs. (6.76±0.78)分]、Barthel量表评分[(70.75±11.91)分 vs. (64.75±16.28)分]均有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肌力分级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降低自我感受负担的效果明显,并能通过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改善不良情绪而树立应对疾病信心,促进患者早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论著·调查研究
    • 杨睿宸,朱靓,程文闻 △

      2025,41(4):944-948, DOI:

      Abstract:

      目的了解我国西安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生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集采)政策的认知情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医生集采政策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应用描述性统计、χ 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影响政策认知的主要因素。结果在被调查的253名医生中,“不了解”国家药品集采政策的医生有217人,占比85.77%;“了解”的医生有36人,占比14.23%。年龄、学历、医疗机构等级、工作年限、职称、政治面貌、亲属从事行业、国外经历、绩效考核、使用情况、患者询问11个自变量具有显著性(P<0.05);“是否有国外工作学习经历”“所在医院是否将集采完成情况纳入科室绩效考核”“所在科室是否使用国家集采药品”和“患者询问国家药品集采政策的频率”4项对医生集采政策认知情况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医生对集采政策认知情况总体较差,可通过提高医生国际视野,完善医院绩效考评,加强医生队伍药品相关政策培训,加强患者健康教育等方式提高医生对政策的认知。

    • 黄金贵 1,施玉梅 1,张海梅 2,文仁会 2,徐真 1,张照莉 2△

      2025,41(4):949-954,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规培)护士临床归属感与职业认同感在临床学习环境与工作准备度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23年9—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主城区及区县某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02名规培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毕业护士工作准备度量表、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临床归属感量表、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使用Amos23.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规培护士4个变量间的关系并进行检验。结果规培护士工作准备度得分为(274.48±42.18)分,其条目均分为(69.32±12.75)分,4个变量间两两呈正相关(均P<0.001)。构建中介模型发现,临床学习环境对工作准备度的直接效应显著(β=0.260,P<0.01);另外,临床学习环境还可通过3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工作准备度,包括临床归属感的独立中介作用(β=0.126,P<0.05)、职业认同感的独立中介作用(β=0.072,P<0.05)、临床归属感与职业认同感的链式中介效应(β=0.087,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2.29%。结论临床归属感与职业认同感在规培护士临床学习环境与工作准备度间发挥了中介作用,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可通过增强规培护士临床归属感、强化职业认同感,进而提升其工作准备度。

    • 姜帆 1,俞佳敏 1,窦英茹 2△,龚娉 1,3,陈晓琳 1,李梦雅 1

      2025,41(4):955-961, DOI:

      Abstract: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对再喂养综合征知信行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开展相关教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ICU护士对再喂养综合征知信行现状问卷便利抽取江苏省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CU护士,对其再喂养综合征知识、态度和行为3个维度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94份。ICU护士对再喂养综合征知信行总得分为(137.02±19.45)分,得分率为80.60%。其中知识维度得分为(30.83±8.06)分,得分率为68.50%;态度维度得分为(51.52±7.64)分,得分率为85.87%;行为维度得分为(54.68±8.72)分,得分率为84.1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护士再喂养综合征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职称、是否参加过相关知识培训(P<0.05);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职务、职称(P<0.05);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职务(P<0.05)。结论ICU护士对再喂养综合征的态度和行为较为积极,但知识水平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不同特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通过强化知识树立积极态度,从而改变行为,提高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

    • 张秋豪 1,魏金玉 2,刘洋 2,程淑群 1△

      2025,41(4):962-966,974, DOI:

      Abstract:

      目的了解重庆市汽车制造业从业人群职业健康素养(OHL)水平与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9—11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重庆市5家汽车制造业企业在岗人员3 455名,发放《全国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调查个人问卷》与广泛性焦虑症状筛查表(GAD-7),收集相关信息,了解OHL与焦虑的具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重庆市汽车制造业从业人群总体OHL具备率为47.64%(1 646/3 455),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25~<35岁群体[比值比(OR)=1.514,95%可信区间(95%CI)1.242~1.845,P<0.001],工龄2~<10年群体(OR=1.256,95%CI 1.063~1.484,P=0.007),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群体(OR=4.780,95%CI 1.604~14.250,P=0.005),月收入>7 000~<9 000元群体(OR=2.287,95%CI 1.349~3.876,P=0.002)OHL水平高于其他群体;农业户口群体(OR=0.796,95%CI 0.681~0.932,P=0.005)OHL水平低于非农业户口群体。重庆市汽车制造业从业人群焦虑检出率为34.88%(1 205/3 455),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工龄>20年群体(OR=1.873,95%CI 1.324~2.648,P<0.001)焦虑检出率高于其他群体,月收入>5 000~7 000元群体(OR=0.358,95%CI 0.263~0.488,P<0.001)焦虑检出率低于其他群体。具备OHL人群的焦虑检出率[31.83%(524/1 646)]低于不具备人群[37.64(681/1 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2.810,P<0.001)。结论重庆市汽车制造业从业人群OHL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年龄、工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户籍性质为其影响因素;该人群焦虑水平较高,工龄与月收入为其影响因素;不具备OHL人群焦虑检出率更高。建议企业与相关部门采取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干预措施。

    • 循证医学
    • 周萍 1,邓润菊 2△

      2025,41(4):967-974, DOI:

      Abstract:

      目的系统评价基于成果导向教学(OBE)理念下实习护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效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基于OBE理念下各种教学模式对现阶段实习护生核心能力培养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各个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1月。由2名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对文献独立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计1 416例实习护生。Meta分析结果显示,OBE理念的引入可提升护生整体核心能力[均数差(MD)=15.59,95%可信区间(95%CI)5.84~25.34,P=0.002],核心能力中提升较为明显的有理论教学效果[标准化均数差(SMD)=1.74,95%CI 1.19~2.29,P<0.000 01]、临床技能效果(SMD=1.94,95%CI 1.34~2.55,P<0.000 01)、自主学习能力(SMD=1.23,95%CI 0.95~1.50,P<0.000 01)、评判性思维能力(SMD=2.98,95%CI 1.05~4.92,P=0.003)和临床沟通能力(SMD=1.75,95%CI 1.00~2.49,P<0.000 01)。但理论教学效果和临床技能效果的漏斗图和Egger′s检验提示纳入文献存在发表偏倚(P<0.05),剪补法显示结果未受发表偏倚影响。结论临床教学中引入OBE理念可提高实习护生理论教学效果、临床技能效果、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沟通能力等核心能力。

    • 综述
    • 杨丽,李耀东 △

      2025,41(4):975-978,983, DOI:

      Abstract: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目前影响着全球3 300多万人,具有极高的过早死亡率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力衰竭、严重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率,预计其发病率将在未来40年内加速增长。虽然确切的心房颤动发生机制尚未明确,但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没有左心房扩大的情况下,心房颤动也会发生并持续,因此早期快速、准确地对其进行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在预测新发心房颤动方面显示出潜在的重要性,该文综述了该技术在心房颤动患者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 王真真,武海英,张茜,周丽萍,赵聪聪,程相红 △

      2025,41(4):979-983, DOI:

      Abstract:

      母乳喂养是公认的最佳喂养方式,但全球范围内的母乳喂养率仍未达到理想水平。母乳喂养的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是影响喂养率的重要原因。该文综述并分析了国内外母乳喂养相关障碍因素与积极的应对策略,旨在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母乳喂养保障政策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助力母乳喂养目标的实现。

    • 马紫微 1, 2,曾璐 1, 2,何旻蕙 1, 2,邹先琼 1, 2△

      2025,41(4):984-988, DOI:

      Abstract:

      S100A8和S100A9属于S100钙结合蛋白家族,其主要在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表达。近年来,研究发现S100A8/A9在炎症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S100A8/A9已被证实在感染性炎症、代谢性炎症、免疫性疾病及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炎症相关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S100A8/A9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对于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开发新的诊断工具和治疗策略具有重大意义。该文综述了S100A8/A9在炎症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旨在为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 刘曜安,舒磊,蔡志阳,张春霞,金黑鹰 △

      2025,41(4):989-992, DOI:

      Abstract:

      大便失禁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以排便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功能性肠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精神、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大便失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产伤、健康状况差、慢性疾病等。近年来,磁疗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已逐步用于临床,其可以对盆底肌或骶神经根进行无创、被动的刺激,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无痛等优点,兼顾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的有效性与患者的舒适性。该文就磁刺激疗法治疗大便失禁的可能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大便失禁的保守治疗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和方法。

    • 颜于博

      2025,41(4):993-996, DOI:

      Abstract:

      自噬是在几乎所有类型的真核生物中存在的细胞再循环系统。该系统由多种蛋白质组成,其功能是将细胞内容物运送到溶酶体以形成自噬体,然后被降解。自噬功能的正常运行保证了细胞稳态的维持。多种炎性疾病的发展与自噬的破坏或功能障碍有关。自噬在不同细胞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且与肺部炎性疾病有密切关系。该文讨论了自噬在免疫和非免疫细胞中的作用,以及其在肺部炎症和哮喘中的意义,为疾病的治疗提供靶点。

    • 张娜 1,2,秦少伟 2,吴海柱 2,赵利峰 2,方方 1△

      2025,41(4):997-1000, DOI:

      Abstract: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学习和记忆能力减退为主要的临床特征。因AD诱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尚无可逆转病情的特效药物,所以早期检测和干预至关重要。若有一种标志物能够在疾病出现临床症状前快速确诊,这将极大缓解AD早期难以检测的难题。该文主要介绍了血液、脑脊液及尿液中的AD生物标志物,期望为AD早期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 袁祺奇 1,刘家怡 1,冉才华 1,杨菊 1,钟丹 2△

      2025,41(4):1001-1005, DOI:

      Abstract:

      近年来,人工关节感染(PJI)诊断的新技术不断涌出,其中人们对PJI最新诊断方法白细胞酯酶与α-防御素检测的可靠性仍存在疑虑。该文系统性地回顾了国内外关于PJI诊断技术白细胞酯酶与α-防御素检测的文献资料,对白细胞酯酶与α-防御素检测在PJI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回顾,旨在为PJI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阿迪莱·麦麦提伊敏 1,张永萍 2△,木尼热·阿地力江 2,陈星均 2

      2025,41(4):1006-1009,1014, DOI:

      Abstract:

      发热待查(FUO)定义为发热体温大于38.3 ℃,发热持续时间超过3周,并于医院内诊治1周后仍未明确诊断的患者。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定义也得到不断完善。目前报道的FUO病因超过200种,病因复杂,临床诊断困难,诊断需依靠详细的临床病史收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指标、影像资料等综合找出相关线索。FUO的病因在不同时间段及不同国家的分布因健康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异。目前,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案,而经验性治疗存在争议。病因学分类的研究可以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有效的线索,该文主要探讨目前FUO患者病因的分布及病原构成变化趋势。

    • 陈伶行 1,2,陈琳 3,周华 1, 2△

      2025,41(4):1010-1014, DOI:

      Abstract: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PCR)是继第一代普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第二代荧光定量PCR(qPCR)之后的第三代核酸检测技术,具有检测周期短、灵敏度高等优势。dPCR既往研究主要应用在环境和农业相关检测。随着近些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流行,越来越多研究关注dPCR在疾病诊断与预后方面的作用,此后该技术在感染性疾病、寄生虫疾病和肿瘤中均有研究。该文综述了dPCR在上述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以及与其他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同时总结dPCR在诊断疾病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未来发展,供同行参考。

    • 帕尔各娜·甫拉提 1,阿力比亚提·艾尼 2△

      2025,41(4):1015-1018, DOI:

      Abstract:

      头颈部肿瘤是全球第6大最常见恶性肿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发病部位相对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较多患者发现就诊时已为局部晚期。目前,虽然针对头颈部鳞癌的综合治疗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晚期患者而言,其5年生存率依然未能超过50%。因此,临床疗效的提高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靶向治疗的发现为头颈部鳞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研究发现,microRNA可能对头颈部鳞癌的增殖、侵袭及转移产生影响。因此,作者进一步探索microRNA在头颈部鳞癌中的作用,为头颈部鳞癌找寻新的早期诊断标志物提供新的思路。

    • 潘世娇,徐胜生 △

      2025,41(4):1019-1022,1027, DOI:

      Abstract: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和最具侵袭性的原发性肿瘤。室管膜下区(SVZ)是脑内神经干细胞富集区,是脑肿瘤的潜在来源。大量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SVZ受累是GBM的不良预后因素,表现出独特的影像学特征及复发模式。对GBM患者深入研究可能提高术前精确诊断和预后评估,并有助于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该文从SVZ与肿瘤的关系、SVZ受累GBM影像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及治疗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 贾盈盈 1,颜如意 1,宋剑平 2,裘云霞 1,李慧圆 1

      2025,41(4):1023-1027, DOI:

      Abstract:

      脑卒中患者常因各种原因导致口腔状况不佳,易出现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该文概述了口腔健康素养的概念及评估工具,总结了脑卒中患者口腔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以期提升脑卒中患者口腔健康素养水平,为国内医护人员进一步制订个性化、可持续并切实可行的口腔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 鲁红波,杨莉琴 △

      2025,41(4):1028-1031,1036, DOI:

      Abstract: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与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的干预策略及精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数字健康技术作为现代信息化的前沿力量,为糖尿病足的全方位管理开辟了新的路径。该文综述了数字健康技术在糖尿病足预测预后、预警防控、智能诊断、个性化诊疗、远程管理、生活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进展,不仅展现了数字健康技术在提升糖尿病足防治效率与效果上的巨大潜力,也为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以激发更多创新思维,共同推动糖尿病足防治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 邓晓琴,戈映雪

      2025,41(4):1032-1036, DOI:

      Abstract:

      喂养不耐受是神经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时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可直接导致患者营养不良,使其住院时间延长和死亡率增加。该文从喂养不耐受定义、发生机制、影响因素、管理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开展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教学探索
    • 闵瑰 1,2,戚雯琰 1,2,罗阿兰 2

      2025,41(4):1037-1042,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护理学生自我反思洞察力、积极学业情绪与深度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积极学业情绪在自我反思洞察力和深度学习能力间的中介作用,为提升护理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水平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3月通过便利抽样法从江西省2所医学院校抽取了431名护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反思与洞察力评价量表、积极学业情绪量表对431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学生自我反思洞察力、积极学业情绪、深度学习能力得分分别为(78.77±9.72)、(76.45±10.93)、(121.95±16.81)分。自我反思洞察力、积极学业情绪与深度学习能力均呈正相关(r=0.451、0.813,P<0.01);积极学业情绪在自我反思洞察力和深度学习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占比为57.93%。结论护理专业学生自我反思洞察力、积极学业情绪与深度学习能力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反思洞察力可通过积极学业情绪间接影响深度学习能力水平。教育工作者应探索不同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洞察力,激发学生积极学业情绪,以提升其深度学习能力。

    • 全晓静,秦斌,沙素梅,贾园,王晶,李路 △

      2025,41(4):1042-1045,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消化内镜中心进修医生沟通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在该院消化内镜中心进修的44名进修医生,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4名)和对照组(20名),观察组采用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应用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SEGUE)和改良版诊疗关系共情量表(CARE)比较2组进修医生培训前后沟通技能的差异及组间差异。进修结束后通过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评估进修医生对消化内镜技术的把握程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调查进修医生对2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EGUE评分分别为(93.46±9.02)分和(89.95±7.75)分,CARE真实患者评分分别为(38.42±2.81)分和(37.55±2.78)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SEGUE评分为(111.83±7.26)分,CARE评分为(45.67±2.76)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培训后SEGUE、CARE评分[(111.83±7.26)、(42.95±2.3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单独完成操作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习兴趣、医患沟通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评分及总体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更能提高消化内镜中心进修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

    • 卫生管理
    • 仲育田 1,孙关宁 1,陈礼江 2,徐硕 2,覃朝晖 3△

      2025,41(4):1046-1050, DOI:

      Abstract:

      目的了解徐州市基本医疗保险乙类药品分类管理运行现状及运行效果,为建立和完善医保乙类药品分类管理及动态调整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对徐州市基本医疗保险乙类药品政策进行梳理分析,并基于徐州市区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患者乙类药品使用情况从医、患、保3个方面进行乙类药品分类管理与动态调整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徐州市医保乙类药品分类管理政策基本形成;乙类药品费用占药品费用的比例和统筹支付范围内的乙类药品费用占比自2018年至2021年分别下降了4.03%和1.44%;乙类药品个人先行自付金额占住院费用的比例也由2018年的6.15%下降至2021年的1.67%。结论徐州市医保乙类药品基金占比下降,建议针对不同药品和患者需求调整个人先行自付比例,并完善医保信息系统,与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做好衔接。

    • 曾海燕 1,龙安翼 2,楚强 2,唐明 3,覃克文 1,马聪 1,唐倩 4

      2025,41(4):1050-1053, DOI:

      Abstract:

      采供血是医疗卫生应急保障的重要环节,新型冠状病毒(新冠)感染疫情对采供血机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该文通过梳理国内外采供血应急能力评估研究现状,发现一些国外组织和专业机构有较为完善的、系统的、全周期的采供血应急管理框架和评估工具。国内研究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估方法运用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国外高水准的应急管理框架和评估技术研发、维护、全面推行倚重于国际组织与国家政府层面的多种资源支持。新冠感染疫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暴发,促使采供血机构认识到建立应急管理体系与技术评估机制的重要性。该文提出立足当前评估领域内的主要进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综合应急管理理论框架、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预测模型等多种方法构建一个适用于采供血机构的全面、系统的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体系,以期为提升采供血行业应急能力提供科学评估工具与实践指导。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将为采供血应急能力评估带来新的机遇与发展。

    • 案例分析
    • 马建,莫黎,尹晖明 △

      2025,41(4):1054-1056, DOI:

      Abstract:

      该院于2023年12月11日收治的1例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切口疝修补术后短期内发生腹股沟直疝再次手术的病例。术中明确诊断“左侧腹股沟直疝、上腹壁切口疝”,于是决定行腹腔镜左侧腹股沟直疝修补术、腹壁切口疝修补术(Sublay)。因患者高龄,合并多种内科基础疾病,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镇咳化痰等药物治疗,术后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术后一直随访至今无复发,无血清肿形成,无任何不适等感觉。

    全选
    显示模式:: |
    全选
    显示模式:: |
      卫生管理
    • 秦文静, 郑 颖, 杨仙荷, 刘云云, 江锦良△

      2023,39(9):1599-1602, DOI:

      Abstract:

      [摘 要] 人类遗传资源是支撑生物医学研究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是促进转化医学研究的关键基础。生物样本库作为人类遗传资源采集和储存的重要机构,其标准化建设和高效运行是医学科学快速发展的必然 要求。该文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国内外生物样本库建设意义、现状和经验,结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物样本库建设与运行的实践,总结探讨生物样本库建设、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为医院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参考。

    • 指南解读
    • 尹经霞,崔 龙,蒲丹岚,廖 涌

      2023,39(8):1261, DOI:

      Abstract:

      [摘 要] 关于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首版诊治指南发布距今已有10年之久,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和精进,多学科诊治随访实践的推广应用,我国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大幅提高,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2023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发布,及时地总结了最新的诊治理念和技术,全面指导和促进相关疾病的规范诊治。

    • 综述
    • 字文丽, 李 团, 李 月, 周高芳, 傅映平

      2023,39(7):1194, DOI:

      Abstract:

      [摘 要] 肌少症加重了老年人衰弱症状,增加了发生跌倒、残疾、死亡等不良结局的风险,给患者及家 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而目前中国对肌少症认识不足,对肌少症的研究尚处于探索初期,有效遏制其发生、发 展刻不容缓。该文对近年来老年人肌少症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和剖析,综述了其危害及 相关因素,以期通过梳理研究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高民众认知,探索可靠、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为临床防 治提供参考。

    • 论著
    • 王 丽,马跃荣

      2016,32(16):2453,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通过建立肾原代细胞培养,探讨免疫磁珠分离纯化乳鼠肾血管周细胞的方法。 方法 选取健康BALB/c乳鼠肾脏,剪碎、消化和过滤制成细胞悬液,原代培养并传代(传3代)。免疫磁珠法分离出神经胶质细胞2型硫酸软骨素糖蛋白(NG-2);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点,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G-2、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和CD31表达,BrdU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鉴定是否符合周细胞特征及纯化后的细胞是否具有增殖活性。 结果 纯化后获取的细胞宽大扁平,形态呈梭形、三角形或多边形并有突起。细胞核椭圆居中,多为单核,偶为双核,细胞质丰富,无接触性抑制生长,符合周细胞形态及生长特征。NG-2和SM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表达,CD3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阴性表达,符合周细胞特点。分离纯化后的细胞48、72 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0.37±0.11)%、(0.42±0.10)%。 结论 免疫磁珠法可使周细胞从细胞成分复杂的肾组织中分离出来,并具有生物活性,可继续体外培养,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张礼均,肖 虹,周 玮,刘 科

      2016,32(1):5,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给予去铁胺对大鼠实验性颅脑创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9只,体质量210~310 g,随机分为致伤组、早期治疗组和延期治疗组,每组13只。制备颅脑创伤模型,早期治疗组模型制备2 h即给予去铁胺100 mg/kg(1 mL生理盐水稀释),延期治疗组在模型制备3 d后给予等量去铁胺,而致伤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治疗至28 d。分别于伤后56 d处死前完成Morris水迷宫实验,处死动物后完成病理学检查,包括大体标本、苏木精-伊红(HE)和尼氏染色。 结果 (1)Morris水迷宫实验:早期治疗组大鼠平台搜索策略和搜索时间[分别为(3.25±0.16)分、(36.58±9.27)s]与致伤组[分别为(2.13±0.30)分、(110.00±16.74)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延期治疗组大鼠平台搜索策略和搜索时间[分别为(2.50±0.27)分、(96.08±10.66)s]与致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大体标本:去铁胺早期治疗组大鼠大脑缺损体积[(126.68±15.23)mm3]较致伤组[(212.36±18.43)mm3]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治疗组 [(178.71±30.36)mm3] 与致伤组大鼠大脑缺损体积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E及尼氏染色:早期治疗组伤区残腔周围残留片状细胞皱缩带较窄,皱缩带可见较多皱缩神经元分布;延期治疗组该皱缩带较早期治疗组有所增宽;致伤组该皱缩带最明显,且残留神经元鲜见。 结论 大鼠大脑打击伤后早期(2 h)给予去铁胺,能显著改善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缩小大脑缺损体积及减少致伤灶周围神经元死亡,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而延期治疗(3 d)则无效。

    • 李秀英,叶 云

      2016,32(8):1121,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探讨水飞蓟宾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方法 以RAW264.7巨噬细胞为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水飞蓟宾对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油红O染色观察水飞蓟宾对巨噬细胞摄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水飞蓟宾对巨噬细胞SR-A、CD36、c-fos、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及c-Jun N端激酶抑制剂SP600125对水飞蓟宾减少巨噬细胞CD36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SPSS 10.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双尾t检验进行统计学意义评估。 结果 12.5、25.0、50.0 μg/mL水飞蓟宾对巨噬细胞活性无影响;50.0 μg/mL水飞蓟宾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对oxLDL的摄取[抑制率为(80.0±1.8)%],从而减少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12.5、25.0、50.0 μg/mL的水飞蓟宾剂量依赖性降低巨噬细胞CD36蛋白表达,12.5、25.0、50.0 μg/mL的水飞蓟宾组CD36蛋白量为对照组的(0.60±0.06)、(0.45±0.07)、(0.10±0.0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SR-A蛋白表达无影响;水飞蓟宾剂量依赖性降低细胞核c-fos蛋白量,12.5、25.0、50.0 μg/mL 水飞蓟宾组细胞核c-fos蛋白量是对照组的(0.50±0.05)、(0.40±0.06)、(0.30±0.0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600125与水飞蓟宾共同孵育巨噬细胞后,CD36蛋白量降低为对照组的(0.20±0.06)倍,与水飞蓟宾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水飞蓟宾可抑制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且与抑制c-fos/CD36通路相关。

    • 管理科学
    • 王 超,经雨晴,林新丽,陈 树,左婷婷,邰怡悦

      2016,32(24):3886,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工作中产生差错的原因,减少静脉药物调配的错误,提高药师队伍的自身素质,保证静脉滴注安全。 方法 收集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PIVAS 2013年8~12月记录的各类差错并进行分析;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制订并实施防范措施后,再收集2014年5~9月的各类差错,对比防范措施实施前后各环节的差错率,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和改善工作质量,实现用药的安全性。 结果 方法措施实施后,各差错发生频率均较改进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配置差错和复核差错,差错下降率分别高达85.71%和83.33%,且大大降低了内差,基本排除了外差。 结论 PIVAS对于差错发生后的分析以及对于相同或类似差错的进一步防范,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常抓不懈,持续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 循证医学
    • 姚 婷, 余雨枫, 李佳欣, 廖 谦, 周 维

      2023,39(20):3510-3515,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女性产后抑郁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服务系统、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医学网、 PubMed 、 EMbase 、 Web of Science 等数据库中 有关中国女性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的病例 - 对照及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由 2 名研 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 STATA16.0 统计软件进行中国女性产后抑 郁发生率及妊娠期焦虑与抑郁、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婴儿出现疾病、产妇睡眠质量差等中国女性产后抑郁影响 因素的 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 18 篇文献,累计样本量 23 511 例,相关危险因素 11 项。中国女性产后抑郁 发病率为 16.0% 。影响因素为妊娠期焦虑、妊娠期抑郁、经历负性生活事件、住房条件不佳、缺乏家庭支持、婴 儿出现疾病、产妇睡眠质量差、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夫妻关系不和睦(优势比 =2.31 、 2.46 、 1.75 、 2.75 、 1.83 、 1.64 、 1.74 、 2.09 、 2.63 , 95% 可信区间: 1.37~3.90 、 1.18~5.11 、 1.16~2.65 、 2.43~3.10 、 1.83~2.81 、 1.14~ 2.34 、 1.04~2.92 、 1.08~4.05 、 1.45~4.76 )。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中国女性产后抑郁患病率相对较高,妊娠 期焦虑与抑郁、产妇住房条件不佳、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夫妻关系不和睦、缺乏家庭支持、产妇睡眠质量差、经历 负性生活事件、婴儿出现疾病等是中国女性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因素。但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未来仍需更 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 综 述
    • 余培琳 综述, 张婉竹, 米 洁△审校

      2024,40(8):1367-1371, DOI:

      Abstract:

      [摘 要] 随着医学发展理念的不断更新,家属参与患者疾病康复过程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家 属参与患者照护不仅能保障医患双方的有效沟通,也能改善患者疾病预后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该文从 家属参与式护理相关概念、重症监护病房(ICU)家属参与式护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后续 ICU 患者家属参与式护理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 护理探讨
    • 钟 涛, 成 琳, 赵莲英

      2020,36(13):2069,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智慧医疗信息平台的结石患者健康管理模式与延伸护理实践。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新入院结石复发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智慧医疗信息平台的质量自控与互控的层级健康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基于智慧医疗信息平台的质量自控与互控的层级健康管理新模式可提升护士科学化、信息化健康管理的能力,提升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营养与康复专题
    • 张岱,唐芳馨,王炳元

      2020,36(16):2481, DOI:

      Abstract:

      [摘 要] 老年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而临床医生并没有摆脱原有专科知识的影响,对老年人营养不良认识不够、诊断不足,导致老年患者一般功能状态下降、手术后恢复延迟、住院时间延长、再入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生活质量下降。作者通过文献复习,介绍了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定义、原因、后果,以及筛查和治疗方法,旨在提醒临床医生:良好的营养状况是老年人生存优势的有力指标,营养状况决定老年人的健康、独立和生活质量,应着重认识和评估老年人营养不良情况,并将纠正营养不良作为首要治疗目的。

    • 临床研究
    • 文仲勇,王帅,林静霞,王洪燕,黄浩

      2020,36(16):2597,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使用自制简易入路通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该院行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43例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常规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41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的入路通道使用胸腔引流管及手术用无菌手套制作,手术操作同对照组。 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72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美容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组患者均无长期并发症发生。 结论 自制简易入路通道行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安全可行,经济实用,适合临床使用。

    • 康复专题
    • 吴爱荣,韦翠翠,邱雪寒,周伟,颜芳,施娟

      2020,36(17):2663, DOI:

      Abstract:

      [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联合操作演示对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肠道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12月该院收治的胸段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5月收治的胸段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方式,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联合操作演示的健康宣教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对神经源性肠道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大便控制情况、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Wexner便秘评分为(16.44±6.79)分,腹胀占20.0%(5/25),便秘占32.0%(8/25),药物依赖占28.0%(7/25),排便时间为(10.52±8.35)min。对照组患者干预后Wexner便秘评分为(21.22±6.36)分,腹胀占47.8%(11/23),便秘占60.9%(14/23),药物依赖占39.1%(9/23),排便时间为(15.91±9.89)min。2组患者干预后肠道功能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肠道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联合操作演示宣教方式更易被患者接受,对促进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患者自我管理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教学专题
    • 许红梅,赵瑞秋,詹学,郑改焕,李映良,李秋

      2020,36(17):2660, DOI:

      Abstract:

      [摘要]医学是认识人类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医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人文科学。其对象为疾病,同时人是疾病的载体。在诊治疾病的同时,医生与患者间的医患沟通模式也随医学模式而变化。该文回顾了历史上的医学模式,对目前医学模式下医患沟通进行了反思,并在儿科系医学生见习过程中学习认识疾病的同时展开医患沟通教育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 陈刚,米洁

      2020,36(17):2657, DOI:

      Abstract:

      [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我国目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医学教育改革制度,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该文通过对中美两国泌尿外科方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特点进行比较和讨论,以期为完善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 论著
    • 刘勋, 王夏红, 张慧芝, 张颖, 赵保红

      2020,36(18):2881, DOI:

      Abstract:

      [摘要]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同时测定拉莫三嗪(LTG)、奥卡西平(MHD)、苯妥英钠(PHT)和卡马西平(CBZ)4种抗癫痫药物的血清浓度。方法选用纯甲醇为萃取溶剂,以WaterssunfineC18柱为分离色谱柱,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5nm。结果LTG、MHD、PHT和CBZ分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0.8~31.0、1.39~47.94、1.19~38.34、0.99~31.01μg/mL;血清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2、0.27、0.47、0.05μg/mL;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7%、100.81%、99.74%、99.59%;日内精密度均小于3.00%,日间精密度均小于5.00%。结论RP-HPLC法稳定性好,经济简便,适用于临床联合使用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

    • 梁美云,冯正平

      2020,36(17):2726, DOI:

      Abstract:

      [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钙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T2DM患者213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IMT,分为正常组(103例)、颈动脉IMT增厚组(59例)和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组(51例)。测定各组患者血钙、血磷、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甲状旁腺激素、25羟维生素D等生化指标,分析血钙水平与颈动脉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组患者血钙水平高于颈动脉IMT增厚组及正常组,颈动脉IMT增厚组血钙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 与血钙水平呈独立正相关[偏回归系数(β)=0.715,P<0.05]。检测血钙诊断T2DM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2,95%可信区间:0.685~0.818,最佳截断点为2.302 mmol/L,灵敏度为69.1%,特异度为76.7%,阳性预测值为76.0%,阴性预测值为69.9%。结论T2DM患者血钙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血钙水平可作为反映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指标,血钙水平越高,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血钙水平可能是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 营养与康复专题
    • 郑芳,张片红

      2020,36(16):2484, DOI:

      Abstract:

      [摘 要] 作者通过回顾国内外患者营养治疗指南和该院的临床营养实践,分析患者在疾病诊断和治疗全过程中开展的系统营养评价、干预措施,及其对应的医保管理建议。作者认为,患者的营养评价、干预应伴随疾病治疗全过程,要针对患者的个性化来定制营养干预处方,实施从院内到院外的全程管理。将相关工作纳入医保管理才能为患者提供适时、全面的营养干预,从而节约医疗费用、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黄姗姗,吴江

      2020,36(16):2486, DOI:

      Abstract:

      [摘 要]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肌少症是炎症性肠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其住院率、手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肌少症的发生、发展与炎症性肠病在进程上一致,且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炎症性肠病发生肌少症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除疾病的消耗和缺乏运动之外,还可能与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及肠肌轴等相关。合适的运动疗法、营养素补充及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可促进患者肌肉质量和功能的恢复,有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论著
    按检索
    检索词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副主编:柴进、卢长伟、郑宏庭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视频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