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41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ccRCC中ATF5表达与舒尼替尼疗效及干细胞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2025, 41(7):1537-1544.

      摘要 (10) HTML (0) PDF 8.83 M (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激活转录因子5(ATF5)的表达水平差异、与靶向治疗药物舒尼替尼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及与干细胞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ccRCC样本数据,分为靶向治疗组(包括舒尼替尼治疗组)和非靶向治疗组,使用R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包括表达差异分析、ROC曲线分析、Kaplan-Meier生存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结果ATF5在靶向治疗组肾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TF5能有效区分靶向治疗组和非靶向治疗组肾癌组织[曲线下面积(AUC)=0.714]。在舒尼替尼治疗组中,ATF5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TF5能更准确区分舒尼替尼治疗组和非靶向治疗组肾癌组织(AUC=0.74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在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肾癌患者中ATF5高表达与更低的总生存率有关(P=0.039)。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肾癌中ATF5表达水平与干细胞特性相关基因CD44、CXCR4、MYC、SOX2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GSEA显示,ATF5高表达与干细胞特性显著相关,且激活干细胞特性关键信号通路Wnt、Hedgehog和Cell Cycle(P<0.05)。在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肾癌患者组织中,干细胞特性相关基因CD44、CRCX4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ATF5的高表达与ccRCC的靶向治疗抵抗性相关,且可能成为预测舒尼替尼疗效的重要生物标志物。ATF5的表达与肾癌干细胞特性密切相关,这可能是其影响舒尼替尼疗效的机制之一。

    • ANK2对卵巢癌OVCAR5细胞干性的体外作用研究

      2025, 41(7):1545-1549.

      摘要 (3) HTML (0) PDF 2.98 M (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ANK2对卵巢癌OVCAR5细胞干性的体外作用。方法采用ANK2过表达和空载体对照慢病毒感染OVCAR5卵巢癌细胞株,将细胞分为ANK2过表达和空载体对照组,利用成微球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成微球能力,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CD133、SOX2、OCT4、NANOG表达水平,利用体外有限稀释法检测各组细胞成微球频率。结果与空载体对照组细胞比较,ANK2过表达组OVCAR5细胞成微球能力,以及CD133、SOX2、OCT4、NANOG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强,成微球频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K2对OVCAR5细胞干性具有体外促进作用。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居家运动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 41(7):1550-1554,1559.

      摘要 (11) HTML (0) PDF 1.25 M (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居家运动锻炼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该院的AS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巴斯AS功能指数进行调查。结果AS患者居家运动锻炼率较低,172例患者中仅有100例(58.14%)曾经进行居家运动锻炼,其运动锻炼得分4.00(2.25,7.00)分。患者文化程度、是否知晓锻炼重要性、有无人员监督、症状管理自我效能、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是居家运动锻炼的影响因素[优势比(OR)=1.638、6.205、2.073、0.639、1.899,95%CI 1.086~2.470、2.625~14.666、1.032~4.163、0.457~0.892、1.334~2.704,P=0.019、<0.001、0.040、0.009、<0.001]。结论AS患者居家运动锻炼状况尚有待于提高。医护人员应普及运动锻炼对AS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加强患者运动锻炼指导,让其家庭成员参与,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与自我管理效能。

    • 2种外用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

      2025, 41(7):1555-1559.

      摘要 (4) HTML (0) PDF 1.22 M (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医院2种外用制剂——0.9%氯化钠滴鼻液、白色洗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通则9202)采用平皿法对2种制剂各3个批次开展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需氧菌、霉菌、酵母菌总数计数采用Minitab21软件进行分析,并计算回收率。结果需氧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中各试验菌的回收比为0.62~0.91;按常规法检测控制菌,生长良好。结论通过方法适用性试验回收比均达到0.5~2.0标准范围,平皿法能真实反映2种制剂微生物检测结果。采用1∶10稀释法制备0.9%氯化钠滴鼻液、白色洗剂供试品,选择平皿法可适用于2种外用制剂的日常微生物限度检查。

    • >论著·临床研究
    • 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治疗对远端胃癌改良三角吻合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5, 41(7):1560-1563,1568.

      摘要 (0) HTML (0) PDF 1.22 M (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肠内免疫营养(EIN)对远端胃癌改良三角吻合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远端胃癌改良三角吻合术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术后2 d经中心静脉开始肠外营养(PN)。试验组(31例)配制个性化EIN,于术前2~3 d及术后20~24 h开始口服直至出院。比较2组营养、免疫和炎症指标,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改善,且试验组更为显著,试验组血清转铁蛋白(TFN)、血清清蛋白(Alb)、血清前清蛋白(PA)等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CD4 +、CD8 +、CD4 +/CD8 +等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端胃癌改良三角吻合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使用EIN安全可靠,相对于常规术后使用静脉PN,能够显著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 中药熏洗对胫骨骨折患者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5, 41(7):1564-1568.

      摘要 (1) HTML (0) PDF 1.24 M (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对胫骨骨折患者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开封市第三人民医院/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电脑随机分组法生成随机序列,并进行分配隐藏后将其分别列为常规组(58例)和联合组(58例),2组患者均行内固定术治疗,常规组实施常规手法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联合组术后采用中药熏洗配合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骨转换标志物、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联合组术后1、2周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分别为(3.85±0.24)、(2.52±0.36)分,均低于常规组[(4.31±1.25)、(3.11±0.26)分],膝关节肿胀度分别为(5.25±1.33)%、(1.06±0.28)%,均低于常规组[(6.14±1.39)%、(2.11±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52、10.118、3.523、14.849,P<0.05);截止随访结束时,联合组骨钙素(OST)、骨保护素(OPG)、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分别为(6.26±1.33)、(2.35±0.36)、(15.33±3.29)μg/L,均高于常规组[(5.36±1.27)、(1.78±0.45)、(13.26±3.34)μg/L],1型胶原C端β特殊序列(β-CTX)(0.75±0.12)ng/mL,低于常规组[(1.36±0.4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27、7.533、3.363、9.389,P<0.05);随访期间,联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45%(2/58)]低于常规组[20.69%(1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123,P<0.05);联合组随访第3、6个月时的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分别为(81.35±10.24)、(86.39±10.22)分,均高于常规组[(76.35±10.22)、(81.35±10.21)分];膝关节主观症状评分(IKDC)分别为(77.23±10.25)、(82.35±10.26)分,均高于常规组[(72.15±10.24)、(77.49±10.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2、2.657、2.670、2.555;P<0.05)。结论中药熏洗结合手法复位能减轻胫骨骨折患者术后肿胀、疼痛情况,对调节患者骨代谢、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5, 41(7):1569-1574.

      摘要 (0) HTML (0) PDF 2.00 M (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诊断研究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神经内科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符合诊断标准的CSVD患者360例。依据MoCA评分标准,分为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组180例(MoCA评分18~<26分)与非 VMCI组180例(MoCA评分≥26分)。比较2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LDL-C 对CSVD患者MCI的诊断阈值。结果在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方面,VMCI组与非 VMCI组性别、BMI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VMCI组比较,VMCI 组的年龄更大,教育程度更低(P<0.05)。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比较方面,VMCI组既往有脂蛋白代谢综合征比例更高,在医院治疗期间,收缩压(SBP)、LDL-C、肌钙蛋白 I(TnI)水平更高,空腹血糖(Glu)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代谢综合征、SBP、Glu、LDL-C、TnI预测VMC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328、0.761、0.994、0.656、0.489和0.794、0.428、0.005、0.611、0.728。将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代入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年限、LDL-C、TnI均是VMCI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年龄、LDL-C、TnI水平高,发生VMCI的风险增加,受教育年限高,发生VMCI的风险降低。ROC曲线显示多变量联合预测VMCI模型AUC为0.738(0.687~0.789),灵敏度为0.750,特异度为0.633。结论LDL-C水平对预测CSVD患者发生VMC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人类精子不同冷冻保存方法的效果研究

      2025, 41(7):1575-1577,1583.

      摘要 (1) HTML (0) PDF 1.20 M (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人类精子在不同冷冻方法下的保存和复苏效果,为利用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技术(ICSI)辅助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不育患者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该院91例就诊患者,正常精液标本40例,睾丸穿刺取精液标本51例。将每份精液三等分,Ⅰ组使用普通冷冻管、Ⅱ组使用0.25 mL麦管、Ⅲ组使用超微量麦管进行冷冻。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其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法),冷冻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3种载体冷冻复苏后精子总活力比例[Ⅰ组(35.68±13.65)%、Ⅱ组(38.03±12.08)%、Ⅲ组(40.13±12.03)%]与冷冻前[(72.70±18.14)%]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精液标本中,Ⅲ组冷冻复苏后精子总活力和前向运动精子比例较高,Ⅲ组复苏率[(56.07±11.60)%]高于Ⅰ组[(49.05±1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穿刺取精液标本中,Ⅱ组和Ⅲ组冷冻复苏后活动精子比例[(22.59±8.02)%、(24.47±8.61)%]高于Ⅰ组[(17.77±9.63)%],且Ⅱ组和Ⅲ组复苏率[(49.72±18.37)%、(52.96±17.55)%]均高于Ⅰ组[(34.73±2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载体间复苏率由高到低排序为Ⅲ组>Ⅱ组>Ⅰ组。结论3种冷冻方法中超微量麦管最利于人类精子的冷冻保存,无论是对于正常来源的精子还是睾丸切开显微取精手术获取的精子,均表现出最佳保存效果。

    • 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远期神经心理发育影响评估

      2025, 41(7):1578-1583.

      摘要 (0) HTML (0) PDF 1.26 M (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期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高胆红素血症对学龄期儿童认知及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21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患儿作为黄疸组,同期选择在该院妇产科出生的23例健康足月儿进行随访观察,患儿6~10岁时进行瑞文智力测验联合型中国第三次修订版(CRT-C3)、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量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估。对于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计量资料如符合正态分布,2组资料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如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NHB对儿童远期认知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结果黄疸组患儿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8.05±0.59)岁。对照组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7.56±1.12)岁。CRT-C3评估结果:黄疸组IQ值为112.28±3.04,对照组为112.26±2.1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DSM-Ⅳ诊断量表评估结果:黄疸组有4例(19.48%)儿童存在异常,其中符合注意缺陷型2例(9.52%)、符合多动和冲动型2例(9.52%);对照组4例(17.39%)儿童存在异常,均为注意缺陷型,黄疸组第二部分(多动和冲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SQ评估结果:因子Ⅰ(品行问题)、因子Ⅳ(冲动多动)、因子Ⅵ(多动指数)这3项因子分黄疸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10、0.006);CBCL评估结果:黄疸组2例儿童总分超过正常值上限,黄疸组因子Ⅵ(社交退缩)、因子Ⅶ(多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01)。结论新生儿期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高胆红素血症对后期智力无明显影响;新生儿期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高胆红素血症会导致儿童在学龄期行为问题更多,ADHD中多动、冲动症状的发生率均增高,同时也会增加包括品行问题、社交退缩等神经心理异常的发生。

    • 通腑化瘀醒神汤联合温阳通督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5, 41(7):1584-1588.

      摘要 (2) HTML (0) PDF 1.24 M (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通腑化瘀醒神汤联合温阳通督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口服乌拉地尔缓释胶囊,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腑化瘀醒神汤联合温阳通督针刺治疗。观察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CT情况、中医症候积分、血清内皮素-1(ET-1)、Tau蛋白水平、Barthel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与2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NIHSS评分及水肿体积、血肿体积、中医症候积分、血清ET-1、Tau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NIHSS评分及水肿体积,血肿体积,中医症候积分,血清ET-1、Tau蛋白水平,Barthel指数评分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化瘀醒神汤联合温阳通督针刺可改善气虚血瘀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佳。

    • 特应性皮炎与过敏性鼻炎的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2025, 41(7):1589-1593.

      摘要 (1) HTML (0) PDF 6.64 M (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探讨特应性皮炎(AD)与过敏性鼻炎(AR)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此次研究基于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选取与AD和AR相关的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IVW)、加权中位数(WM)和MR-Egger等方法进行因果关系评估,同时进行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及多效性分析。结果MR分析结果显示,AD与AR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IVW OR=1.03,95%CI 1.01~1.05,P=0.002),AR与AD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IVW OR=13.63,95%CI 6.11~30.39,P<0.001),在2次分析中,所选用的工具变量均未表现出多效性,且敏感性分析确认了MR分析结果的稳定性。结论通过双向双样本MR分析,证明了AD与AR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为临床联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术中用冰生理盐水对下肢止血带使用时间的影响研究

      2025, 41(7):1594-1597.

      摘要 (1) HTML (0) PDF 1.23 M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术中用冰生理盐水对下肢止血带使用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该院收治的88例单纯下肢骨折患者(无血管疾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4)和对照组(n=44)。试验组术前使用冰生理盐水处理伤口,对照组术前使用常温生理盐水处理伤口。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和舒适度,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视野清晰度、麻醉效果、止血带使用时间、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2组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下降,试验组由(7.20±1.65)分显著下降至(4.06±1.23)分,对照组由(7.23±1.48)分下降至(6.10±1.27)分,而舒适度评分均显著提升,试验组由(72.93±9.37)分显著提升至(97.59±7.39)分,对照组由(74.20±10.71)分提升至(87.66±7.77)分,且试验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为(217.78 ± 71.26)mL,少于对照组的(263.95±88.5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视野清晰度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为(7.90±1.35)分,高于对照组的(6.90±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止血带使用时间为(61.43±19.96)min,短于对照组的(73.45±21.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6.33±12.66)min,短于对照组的(113.01±16.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用冰生理盐水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视野的清晰度,加强麻醉效果,从而缩短下肢止血带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舒适度,且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社区肥胖老年人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25-羟基维生素D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2025, 41(7):1598-1601,1605.

      摘要 (0) HTML (0) PDF 1.64 M (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肥胖老年人血清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探讨其与社区肥胖老年人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某农村社区体检老年人(年龄≥65岁)作为研究对象,经简易认知评估量表(Mini-Cog量表)筛查,排除痴呆,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MCI。选取身体质量指数(BMI)≥28 kg/m 2的老年人,将其分为MCI组及非MCI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血清MHR、25(OH)D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06例肥胖老年人,其中MCI组67例,非MCI组39例,2组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冠心病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患者25(OH)D水平低于非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患者MHR水平高于非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HR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778,P<0.001);25(OH)D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817,P<0.001)。是否发生MCI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MHR较高则是发生M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37,95%CI 0.012~0.356,P<0.05);25(OH)D是其保护因素(OR=0.683,95%CI 0.654~0.822,P<0.05)。MHR预测发生MC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2(95%CI 0.431~0.787),25(OH)D的AUC为0.783(95%CI 0.663~0.865)。结论MHR、25(OH)D均与MCI显著相关,MHR升高为老年人M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HR、25(OH)D均对MCI预测诊断有参考价值。

    • 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在盐酸西替利嗪联合加减小柴胡汤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的变化

      2025, 41(7):1602-1605.

      摘要 (0) HTML (0) PDF 1.23 M (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西替利嗪联合加减小柴胡汤辅助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安全性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儿科就诊治疗UACS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观察2组患儿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及CD3 +、CD4 +、CD8 +、CD4 +/CD8 +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患儿的IgG、CD4 +,CD4 +/CD8 +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 +和CD8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A、Ig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儿的IgA、IgM、IgG、CD4 +、CD4 +/CD8 +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 +和CD8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IgA、IgM及CD4 +,CD4 +/CD8 +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 +和CD8 +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西替利嗪联合加减小柴胡汤辅助治疗儿童UCAS不影响患儿的肝肾功能,对患儿机体免疫相关指标有积极的影响。

    • 基于行政干预的多举措降低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

      2025, 41(7):1606-1609.

      摘要 (1) HTML (0) PDF 1.23 M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降低全院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为控制CRKP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4年1月31日至6月30日检出CRKP相关数据。1月31日至3月31日为干预前,4月1日至6月30日为干预后。对比分析干预前后CRKP检出率、保洁人员清洁消毒知识知晓率、CRKP核心防控措施执行率和荧光标记清除率。结果干预前后CRKP检出率[19.10%(68/356) vs.9.49%(30/316)]、医疗机构感染例次发生率[0.05%(24/44 820) vs.0.01%(5/43 354)]和院内定植例次发生率[0.07%(33/44 820) vs.0.03%(17/43 35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保洁人员清洁消毒知识知晓率、核心隔离措施落实率和荧光标记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KP检出率升高为抓手,以行政干预为导向,多举措实施CRKP防控全链条全环节管理,降低了CRKP检出率、提高了保洁人员清洁消毒知识、核心隔离措施落实率和荧光标记清除率,保障了医疗安全。

    • 围手术期输血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免疫指标及复发率的影响

      2025, 41(7):1610-1613.

      摘要 (0) HTML (0) PDF 1.22 M (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输血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免疫指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到2021年7月于西乡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13例,按照围手术期输血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7例观察组5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为围手术期输血量大于500 mL者,观察组患者为围手术期输血量小于500 mL者。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相关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和术后复发率、生存率。结果2组患者术前凝血功能四项(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 d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升高,纤维蛋白原均下降,且观察组的升高与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免疫功能指标(CD3 + 、CD4 + 、CD8 + 、CD4 + /CD8 +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2组患者CD3 + 、CD4 + 、CD4 + /CD8 + 均降低,CD8 + 均升高,且观察组降低和升高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2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均降低,观察组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输血量大于500 mL会对术后的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但对患者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和术后复发率均无明显影响,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凝血指标及免疫指标。

    • 西藏地区肺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分析

      2025, 41(7):1614-1617,1621.

      摘要 (3) HTML (0) PDF 1.22 M (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西藏地区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以增进对该病的认识和提升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西藏军区总医院确诊的171例急性PTE患者的详细医疗记录,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数据、风险因素、临床症状等,发现并总结高原PTE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特点。结果(1)患者藏族138例(80.70%),汉族33例(19.30%),与人口分布比例基本符合。平均年龄(52.91±16.24)岁,整体发病年龄较国内其他地区偏小。患者年龄18~<70岁时,随年龄增加PTE增加趋势不明显。而70岁及以上年龄段占21.0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2)该组高原PTE患者的平均海拔为(3 770.85±69.52)m,其中<1 000、1 000~2 000、2 000~3 000、3 000~4 000、≥4 000 m PTE所占比例分别为4.09%(7/171)、2.34%(4/171)、2.92%(5/171)、56.14%(96/171)、34.50%(59/171),海拔高度可能与PTE的患病率密切相关。(3)该组高原PTE患者呈现特殊的基础疾病危险因素,以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下肢血栓、胸腔积液、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血压、心功能不全、高原心脏病、肺结核、脂肪肝多见。(4)发病月份及季节分析显示,3月(23例)为最高,5月(7例)最低,其他月份相对平衡。四季分布分别为春[30.41%(52/171)]、冬[26.90%(46/171)]、夏[21.64%(37/171)]、秋[21.05%(36/171)]。(5)PTE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其中咳嗽发生率最高[74.85%(128/171)],咯血发生率最低[38.01%(65/171)]。(6)治愈、好转、自愿出院、死亡患者分别占10.53%(18/171)、77.19%(132/171)、8.77%(15/171)、3.51%(6/171)。治疗好转率高,病死率较低。结论西藏地区PTE患者具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与高原环境密切相关。早期识别高危因素,重视临床症状的监测,对提高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全身麻醉药物预防术中阴茎异常勃起的临床研究

      2025, 41(7):1618-1621.

      摘要 (2) HTML (0) PDF 1.28 M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全身麻醉药物诱导方法预防术中阴茎异常勃起(IPE)的效果。方法将拟行全身麻醉的择期尿道管内镜检查术及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Ⅰ~Ⅱ级]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丙泊酚组(A组,n=100)、瑞马唑仑组(B组,n=100)和依托咪酯组(C组,n=100)。3组分别给予丙泊酚2 mg/kg、瑞马唑仑0.3 mg/kg及依托咪酯0.3 mg/kg治疗,均复合相同剂量的0.3 μg/kg舒芬太尼和0.6 mg/kg罗库溴铵用于麻醉诱导。观察麻醉诱导后IPE的发生率,记录所有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HR、MAP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A、B组比较,C组患者IPE发生率较低[1.00%(1/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7.00%(7/100) vs.8.00%(8/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麻醉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C组比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对预防IPE发生优于瑞马唑仑和丙泊酚。

    •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评估肠道支架序贯手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远期生存预后情况

      2025, 41(7):1622-1626,1632.

      摘要 (2) HTML (0) PDF 2.53 M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超细胃镜引导下置入肠道支架序贯手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苏北人民医院因左半结肠恶性梗阻入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支架组(先置入肠道支架后择期行肿瘤根治术)和急诊手术组(急诊行根治术而未置入肠道支架),为减少其他临床资料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在每组中选出36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PSM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包括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 结果33例患者成功置入肠道支架,术后(8.41±2.37)d进行腹腔镜手术。支架组2例患者发生肠穿孔,1例患者因肠梗阻缓解不明显而急诊手术。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肿瘤部位、肿瘤直径、TNM分期、术前癌胚抗原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肠造口率、一期吻合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3年及5年OS和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置入肠道支架对于左半结肠癌梗阻患者安全可行,可改善术后近期疗效,不影响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 温州市临床肺炎克雷伯菌株耐药性、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分析

      2025, 41(7):1627-1632.

      摘要 (4) HTML (0) PDF 3.71 M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温州市临床患者中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毒力基因情况及分子分型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22—2023年4家哨点医院临床分离的55株肺炎克雷伯菌,经基质解吸时间飞行质谱进行菌株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对耐药基因、毒力基因、质粒、荚膜血清型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分析。 结果55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00%,对头孢噻肟耐药率为52.73%,41.82%的菌株耐碳青霉烯类药物。携带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种类多样,耐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为36.36%(20/55),以blaKPC-2为主。耐三代头孢类基因检出率为49.09%(27/55),以blaCTX-M型为主。毒力基因中黏液调控型基因rmpA检出率为5.45%(3/55)。质粒检出以IncFⅡ和IncR为主,荚膜血清型以K2 和K47 型为主。MLST共有27种ST型别,优势型别为ST11型,占32.73%(18/55)。结论温州市临床患者中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程度严峻,以携带blaKPC-2和blaCTX-M耐药基因为主,且存在多种质粒和荚膜种类的分布。分子分型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优势型别ST11型在多家医院广泛流行和传播,需加强关注即耐药又获得高毒力的菌株出现,防止临床暴发。

    • 脂蛋白a、碱性磷酸酶对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的预测

      2025, 41(7):1633-1638.

      摘要 (0) HTML (0) PDF 2.03 M (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碱性磷酸酶(ALP)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5月该院拟行直接PCI治疗的128例STEMI患者作为试验组,所有患者入院后检测血清Lp-a、ALP,并统计患者PCI术后复流情况。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12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血清Lp-a、ALP检测。对比分析直接 PCI术后不同复流情况的试验组及对照组血清ALP、Lp-a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受试者特性工作曲线(ROC)、决策曲线等统计学方法探讨血清ALP、Lp-a对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结果试验组直接PCI术后19例(14.84%)ST段回落<50%,将其纳入无复流组,其余109例(85.16%)ST段回落≥50%者,纳入复流组。无复流组发病至入院时间、年龄、 Gensini评分均大于复流组,高血栓负荷占比高于复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血清ALP、Lp-a水平,无复流组>复流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P、Lp-a水平均高、年龄大、发病至入院时间长、Gensini评分高、高血栓负荷为试验组PCI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ALP联合Lp-a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63,95%CI为0.763~0.964,敏感度为0.798,特异性度为0.908,约登指数为0.697]。以高风险阈值为横坐标,以净收益率为纵坐标绘制决策曲线,相对于血清ALP、Lp-a单独应用,血清ALP联合Lp-a绘制的决策曲线净受益率更高,当阈值在0.06~0.93范围内的净受益率大于0,最大净受益率为0.148。结论血清ALP、Lp-a对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无复流预测效能较高,当两者值升高时,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发生风险增大。

    • >论著·护理研究
    • 改良版呼吸面罩在急诊科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5, 41(7):1639-1642.

      摘要 (0) HTML (0) PDF 1.22 M (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改良版呼吸面罩在急诊科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面罩,观察组采用改良版呼吸面罩。比较2组完成呼吸面罩连接(以面罩内有反应为准)所需时间、呼吸面罩脱落次数、患者要求摘下呼吸面罩的次数、呼吸面罩使用费用、面部皮肤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完成呼吸面罩连接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1.08±0.15)min vs.(2.23±0.25)min],呼吸面罩脱落次数[(3.22±1.37)次 vs.(18.15±2.23)次]、患者要求摘下呼吸面罩的次数[(1.08±0.05)次 vs.(10.28±1.15)次]及呼吸面罩使用费用[(256.68±18.46)元 vs.(440.28±20.78)元]均少于对照组,面部皮肤舒适度优于对照组[92.86%(39/42) vs.73.81%(31/42)],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2.86%(39/42)vs.42.86%(18/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改良版呼吸面罩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连接呼吸面罩效率,减少面罩脱落次数,并减轻患者面部不适感,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费用。

    • 健康促进行为在轻度认知损害老年HIV/AIDS患者慢病管理自我效能感与认知功能间的中介效应

      2025, 41(7):1643-1649.

      摘要 (1) HTML (0) PDF 3.02 M (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轻度认知损害(MCI)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慢病管理自我效能感及健康促进行为现状,探讨健康促进行为在慢病管理自我效能感与认知功能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云南省传染病医院就诊的370例MCI老年HIV/AIDS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病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MCI老年HIV/AIDS患者慢病管理自我效能感总分为(33.99±5.05)分,健康促进行为总分为(89.44±11.70)分,认知功能总分为(22.93±2.07)分。MCI老年HIV/AIDS患者健康促进行为与慢病管理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r=0.423,P<0.01),与认知功能呈显著正相关(r=0.308,P<0.01);慢病管理自我效能感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r=0.415,P<0.01)。健康促进行为在慢病管理自我效能感与认知功能间的中介效应为0.152,占总效应的28.46%。结论MCI老年HIV/AIDS患者慢病管理自我效能感为中等水平,健康促进行为为一般水平,健康促进行为在慢病管理自我效能感与认知功能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体重下降相关临床因素调查分析

      2025, 41(7):1650-1653,1658.

      摘要 (2) HTML (0) PDF 1.22 M (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调查鼻咽癌(NPC)患者放疗后体重下降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放疗后580例NPC患者病历资料,对放疗后患者体重情况进行评估,并分析体重下降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放疗后不良反应及治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0例(34.5%)患者发生了体重下降。患者体重下降率在患者不同临床特征之间均未显示明显差异。非体重下降组放疗相关不良反应口腔黏膜炎、吞咽困难、口干症及呕吐的发生与体重下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01、0.003和0.007)。患者体重下降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χ 2=0.505,P=0.777)。结论NPC患者接受放疗后部分患者发生了体重下降,体重下降的发生和部分放疗相关毒性存在明显相关性,但与NPC治疗疗效无明显相关。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中的应用研究

      2025, 41(7):1654-1658.

      摘要 (1) HTML (0) PDF 1.23 M (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防控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该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00例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依据HFMEA模式实施情况分为2组,以2023年1-6月未实施HFMEA为对照组(n=100),以2023年7-12月实施HFMEA为观察组(n=100)。对比2组医护人员手卫生落实率、中心静脉导管(CVC)维护规范执行率、血培养标本规范采集率、CLABSI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卫生规范落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CVC维护规范执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血培养采集规范执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CLABSI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HFMEA对重症监护病房CLABSI进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落实率、CVC导管维护规范执行率、血培养标本规范采集率,进而降低CLABSI发生率。

    • Orem支持-教育模式在脑卒中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2025, 41(7):1659-1662.

      摘要 (0) HTML (0) PDF 1.22 M (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Orem支持-教育模式制定干预方案,探讨该模式对脑卒中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该院康复医学科的90例脑卒中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科室常规治疗、康复护理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Orem支持-教育模式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干预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状况、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干预组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86.67%(39/45)]明显优于对照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11%(5/45) vs.35.56%(1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士操作、态度及健康宣教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m支持-教育模式在脑卒中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状况、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 基于时机理论三期融合护理对早期大肠癌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的影响

      2025, 41(7):1663-1666.

      摘要 (1) HTML (0) PDF 1.22 M (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时机理论(TIR)三期融合护理策略对早期大肠癌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术后患者康复、情绪及营养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1—9月行ESD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行ESD术患者 50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开展基于TIR三期融合护理策略,对比分析2组术后康复情况,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及营养状况。结果试验组术后排气、进食、下床、引流管拔除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清转铁蛋白(TFN)、清蛋白(Alb)及前清蛋白(P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大肠癌ESD术患者基于时机理论三期融合护理策略,可有效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其营养状况,促进其快速康复。

    • 多学科协作模式对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研究

      2025, 41(7):1667-1670,1675.

      摘要 (1) HTML (0) PDF 1.22 M (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模式(MDT)对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CIBDS)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该院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113例CIBDS患者,采用电子化随机系统将入组患者分别列为常规组(56例)和MDT组(57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MDT组实施MDT下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疼痛情况、术后康复进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不同护理模式下,MDT组的健康问卷抑郁症候群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85、2.833,P<0.05)。MDT组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神经生长因子(NGF)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84、3.700、3.347、3.411,P<0.05)。MDT组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99、16.328、10.905、5.545,P<0.05);M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3/57)低于常规组[21.43%(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412,P<0.05)。结论MDT下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改善CIBDS患者的不良情绪,对减轻患者疼痛、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及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 基于移动医疗的药物吸入管理对学龄期哮喘患儿症状控制的影响

      2025, 41(7):1671-1675.

      摘要 (2) HTML (0) PDF 1.24 M (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移动医疗的药物吸入管理对学龄期哮喘患儿症状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在该院急诊科接受干预的102例学龄期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51例)和移动医疗组(51例)。干预后观察比较2组患儿症状积分、氧合指数、哮喘控制水平、肺部功能指标、治疗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后移动医疗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氧合指数及哮喘控制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动医疗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总依从率为62.75%(32/51),移动医疗组为94.12%(48/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动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移动医疗构建药物吸入护理管理对学龄期哮喘患儿症状控制存在显著的改善作用,同时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缓解患儿的负性情绪。

    • 基于心智共享模型的出院准备服务对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5, 41(7):1676-1679.

      摘要 (1) HTML (0) PDF 1.22 M (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基于心智共享模型的出院准备服务对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消化科收治的70例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按病区分为观察组(消化一科,35例)和对照组(消化二科,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出院准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心智共享模型的出院准备服务。比较2组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出院后生活质量、疾病复发率及团队工作效能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出院准备度[(93.95±8.50)分 vs.(81.40±8.92)分]和1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后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团队工作效能评分也高于对照组[(88.08±3.26)分 vs.(73.83±5.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心智共享模型的出院准备服务能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和生活质量,对降低疾病复发率的影响不显著,但能增强团队工作效能。

    • >论著·调查研究
    • 重庆市本科大学生骨质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 41(7):1680-1683.

      摘要 (1) HTML (0) PDF 1.22 M (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调查重庆市本科大学生跟骨骨密度,分析重庆市本科大学生骨质状况,再问卷调查受试学生运动锻炼及饮食习惯,并分析其对重庆市本科大学生骨质的影响。方法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问卷信度采用重测信度进行分析,从而对影响重庆市本科大学生骨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年级、运动习惯和饮食习惯是影响骨量的重要因素(χ 2=24.226、648.560、681.160,P<0.001),而年龄、性别和学校类别与骨量无显著相关性(t/χ 2=-1.758、1.884、2.380,P=0.079、0.170、0.497)。大三学生年级、运动习惯及饮食习惯是影响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Exp(B)分别为2.986、19.001、28.862,95%CI (1.711,5.213)、(12.748,28.320)、(18.765,44.393),P<0.001]。结论重庆市大学生骨质水平整体较好,但仍有小部分大学生出现骨质减少;年级、饮食及运动习惯是影响大学生骨质水平的危险因素;因此,在大学期间需对学生进行运动及饮食指导,以促进骨质水平。

    • 大学生饮食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5, 41(7):1684-1689.

      摘要 (0) HTML (0) PDF 1.25 M (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饮食自我管理水平和影响因素,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提供相应的实证依据。方法选择2023年7月贵州省遵义地区的667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饮食自我管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学生饮食自我管理、饮食安全管理与饮食营养管理均值分别为(109.94±20.22)、(64.85±12.61)、(45.09±9.71)分,转换为百分制分数后分别为70.9、72.1和69.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均饮食消费、心理健康状况均是饮食自我管理现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大学生饮食自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受月均饮食消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此应加大对大学生饮食自我管理的干预,特别要关注月均饮食消费水平高和心理健康差的这部分群体。

    • 专职研究护士对临床研究协调员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2025, 41(7):1690-1693,1698.

      摘要 (2) HTML (0) PDF 1.21 M (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专职研究护士对临床研究协调员(CRC)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收集该院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共70份问卷,问卷覆盖不同年龄段、性别、学历背景和工作年限。通过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对CRC的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关注了专职研究护士对CRC工作的影响。结果CRC的基本特征以年轻、女性、未婚、高学历为主,且主要从事药学和护理专业。工作负荷和管理因子对CRC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而专职研究护士的存在显著提高了CRC的整体工作满意度,但也增加了工作压力。结论CRC的基本特征以年轻、女性、未婚、高学历为主,且主要从事药学和护理专业。工作负荷和管理因子对CRC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而专职研究护士的存在显著提高了CRC的整体工作满意度,但也增加了工作压力。

    • 重庆市2023年放射诊疗资源及防护用品调查及分析

      2025, 41(7):1694-1698.

      摘要 (1) HTML (0) PDF 1.23 M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放射诊疗资源及防护用品配置情况,为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托2023年重庆市放射卫生监测项目,采用调查表对重庆市所有放射诊疗机构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和放射防护用品及设备调查。结果重庆市放射诊疗机构共2 431家,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共13 113人。全市三级放射诊疗机构97家(4.0%),配备放射工作人员数为62人/家;二级234家(9.6%),配备放射工作人员平均12人/家;一级及未定级2 100家(86.4%),配备放射工作人员2人/家。全市放射诊疗机构共配置放射诊疗设备5 454台,放射诊断设备5 169台(94.78%),介入治疗设备172台(3.15%),放射治疗设备80台(1.47%),核医学设备33台(0.61%),后三者设备主要集中在三级放射诊疗机构。全市放射诊疗机构共配置22 253件放射防护用品,其中核医学铅橡胶颈套配备率为100.0%,铅橡胶手套配备率为97.0%,铅橡胶围裙、铅橡胶帽子、铅橡胶颈套配置均大于2件/台;介入放射学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防护眼镜的配备率均为100.0%,铅橡胶帽子配备率为98.1%,铅橡胶围裙及铅橡胶帽子均大于4件/台,铅橡胶颈套配置超过5件/台。结论重庆市放射诊疗资源较丰富,医疗机构辐射防护用品种类和数量基本满足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需要,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放疗资源和防护用品配置相差较大,应加强关注。

    • >循证医学
    • OSAHS对交通事故风险影响的meta分析

      2025, 41(7):1699-1705,1710.

      摘要 (1) HTML (0) PDF 5.90 M (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是否增加,并对比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评估这种风险的强度,为OSAHS患者的交通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 Data)、PubMed、Embase、考克兰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有关OSAHS与交通事故风险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2024年5月,meta分析软件使用RevMan 5.4软件。结果最终纳入17项研究,其中包括OSAHS患者121 560例及对照组1 300 609例。meta结果提示,OSAHS患者的交通事故的风险显著高于非OSAHS人群,在病例对照研究中,OSAHS病例组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大于非OSAHS对照组[OR=3.03,95%CI(2.36,3.90)];而在队列研究中,OSAHS患者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增加了77%[HR=1.77,95%CI(1.32,2.38)]。亚组分析显示,重度OSAHS患者的交通事故风险更高[OR=6.06,95%CI(2.23,16.46)]。国内与国外OSAHS患者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相似,分别为国内[OR=3.44,95%CI(2.00,5.92)],国外[OR=2.40,95%CI(1.85,3.11)]。CPAP治疗可以降低OSAHS患者的交通事故发生风险,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降低程度并无明显差异。Egger′s 检验(t=2.01,P=0.073)与Begger′s 检验(Z=1.78,P=0.075)均提示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结论OSAHS显著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尤其是重度OSAHS患者。因此,对OSAHS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

    • >综述
    • 进食恐惧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2025, 41(7):1706-1710.

      摘要 (2) HTML (0) PDF 1.26 M (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进食恐惧评估有助于医护人员发现个体不良饮食行为,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预防营养不足、回避/限制性摄食障碍等问题。该文回顾了国内外常见的进食恐惧评估工具,对评估工具的内容、特点、应用情况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进食恐惧评估工具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 脂代谢异常调节EAT促进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2025, 41(7):1711-1714.

      摘要 (1) HTML (0) PDF 1.24 M (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可显著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大量研究表明,左心房重塑(AR)与AF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减轻AR可降低AF发生率及复发率。目前,认为肥胖是影响AF发生及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这可能与患者脂代谢异常显著相关。肥胖导致脂代谢异常,一方面通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物质及能量代谢导致AR,并促进AF的发生发展。该文通过对现有数据的深入分析,对脂代谢异常促进AF进展进行系统阐述,并提出心外膜脂肪代谢异常在AF监测及防治中的作用,为AF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lncRNA编码产物在癌症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5, 41(7):1715-1720.

      摘要 (1) HTML (0) PDF 1.29 M (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最初被定义为最具代表性的非编码RNA,最近通过生物信息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等的研究发现,部分lncRNA实际上包含开放阅读框,其编码的微肽/蛋白质在癌症中具有重要功能,有望成为抗癌药物靶标和候选癌症生物标志物。该文对癌症相关的lncRNA编码产物功能及临床用途进行总结,旨在探讨其中共性和个性,为肿瘤治疗应用提供参考。

    • 辐射防护剂研究进展

      2025, 41(7):1721-1724.

      摘要 (2) HTML (0) PDF 1.24 M (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辐射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离辐射在医疗、工业、科研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这种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辐射防护剂是一种对电离辐射损伤能起到预防、治疗或减轻的药物。根据使用时间不同,可将辐射防护剂分为辐射保护剂、辐射缓和剂、辐射治疗剂3类。该文从化学合成类和天然产物类2个方面介绍了辐射防护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高效且具低毒的抗辐射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 无托槽隐形矫治研究进展

      2025, 41(7):1725-1728,1734.

      摘要 (0) HTML (0) PDF 1.27 M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无托槽隐形矫治是越来越热门的矫治方式。有限元法是构建模型,在模型上施加应力,用离散法计算应变,显示受力分布的方法。用有限元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施力、受力有着无创、可重复、可视化等优点。该文通过查询近年来关于无托隐形矫治的有限元研究,并将其分类,将从前牙内收、磨牙远移、扩弓、前牙压低4个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科研学习提供方向和参考。

    • 绿色空间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2025, 41(7):1729-1734.

      摘要 (0) HTML (0) PDF 1.29 M (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殖健康是影响女性整体健康和福祉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病逐年上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城镇化趋势的快速发展,绿色空间已成为一种维护人类健康和福祉的新型环境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绿色空间与女性生殖健康的相关性。该文就目前国内外有关绿色空间与女性生殖健康领域的流行病学研究进行综述,并进一步阐述其作用机制,为公共卫生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在治疗高危部位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2025, 41(7):1735-1738.

      摘要 (0) HTML (0) PDF 1.23 M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危部位HCC因靠近重要结构(大血管、胆囊、肝包膜等),增加了手术和微波消融的难度和风险。虽手术切除仍是主要治疗方式,但微波消融凭借其微创、高效的优势,已在HCC治疗中取得显著进展。超声引导在微波消融中的应用提高了定位和治疗的精准性,减少了并发症。该文阐述了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在高危部位HCC中的临床应用、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并探讨了影像诊断、联合治疗等最新研究进展,以供临床参考。

    • 妊娠期宫颈息肉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2025, 41(7):1739-1742.

      摘要 (3) HTML (0) PDF 1.23 M (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妊娠期宫颈息肉在孕期的发病率有增长趋势,但关于其诊治我国尚无统一的指南规范指导,且有关临床研究也较少。妊娠期宫颈息肉可能引发患者孕期阴道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影响妊娠结局。该文旨在阐述妊娠期宫颈息肉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探讨其诊断与治疗的现状及存在的争议,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促进母婴健康。

    • 谷氧还蛋白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5, 41(7):1743-1748,1776.

      摘要 (0) HTML (0) PDF 1.30 M (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谷氧还蛋白1(Grx1)是一种巯基二硫化物氧化还原酶,可以通过逆转蛋白质的S-谷胱甘肽化来调节蛋白质功能,具有调控氧化应激、凋亡、炎症等作用。Grx1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眼病等疾病相关,可能是帕金森病、肺炎、动脉粥样硬化和白内障等疾病潜在的治疗靶点。该文对Grx1的生物学功能、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总结,为治疗这些疾病提供新思路。

    • >教学探索
    • 情景模拟教学联合视频辅助复盘在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25, 41(7):1749-1752.

      摘要 (0) HTML (0) PDF 1.20 M (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情景模拟联合视频辅助复盘在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4年3—12月将600名该中心参加急救技能培训的临床专业三年级本科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0名。研究组采用情景模拟联合视频辅助复盘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比较2组学生的急救技能考核成绩评价2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学生培训后急救技能操作成绩、教学效果评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带教教师对情景模拟联合视频辅助复盘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评价较高。结论将情景模拟联合视频辅助复盘教学用于本科生急救技能培训教学中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提高临床技能培训质量。

    • 基于互联网+CBL+EBL教学模式在中医风湿科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2025, 41(7):1752-1755.

      摘要 (2) HTML (0) PDF 1.21 M (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教学法(EBL)教学模式在中医风湿科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该院风湿科实习的护生60名,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临床护理教研室制定的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互联网+CBL+EBL教学模式,比较2组护生考核成绩、技能操作、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生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护理文书记录、自主学习能力评分,以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CBL+EBL教学模式在中医风湿科临床护理教学应用中发挥显著效果,能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满意度,值得在医学带教中推广应用。

    • 基于真实工作情境的外科护理理论教学模式在院校结合班中的应用研究

      2025, 41(7):1755-1757.

      摘要 (0) HTML (0) PDF 1.19 M (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真实工作情境的外科护理理论教学模式用于院校结合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专科护理2022级1班4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Excel随机分组函数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名。对照组采用以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正常接受理论课30课时。观察组在正常接受理论课30课时的同时每上完5课时安排临床见习1 d,共见习6 d。30课时完毕后安排2组学生同时进行理论考试,对比理论考试结果及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评分[(88.96±8.44)分] 、理论考试成绩[(85.22±5.13)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分别为(95.35±6.47)、(90.04±2.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真实工作情境的外科护理理论教学模式用于院校结合班可改善教学质量,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满意度,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 >卫生管理
    • 主索引系统在医疗统一建档服务中的应用实践

      2025, 41(7):1758-1762.

      摘要 (1) HTML (0) PDF 3.34 M (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分析“渝康健”体系中主索引系统的构建原理、系统架构、技术路线选择和功能模块,详细考察主索引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同时,结合重庆市实际应用案例,评估主索引系统在数据标准化、数据治理、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执行情况。主索引系统成功整合了跨区域医疗信息,提升了患者信息管理的连贯性和医疗服务的连续性,明显提高了服务效率。主索引系统对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明显作用,未来需持续技术优化和加强数据治理,以进一步推动医疗信息化发展。

    • 基于物联网智慧共享中药房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

      2025, 41(7):1762-1765.

      摘要 (5) HTML (0) PDF 1.31 M (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房管理中基于物联网(loT)智慧共享管理模式的管理方式及效果。方法选择某2个中医医院中药房作为案例,其中应用传统管理模式的医院药房定义为常规组,引入loT智慧共享管理模式的医院药房定义为试验组。对比2组药房工作效率以及患者对于药房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试验组药房工作效率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对于中药房的满意度评价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loT智慧共享管理模式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调节患者负面情绪并提升患者对药房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案例分析
    • 子宫肌瘤脂肪变合并多处异位嗜铬细胞瘤术后呼吸衰竭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5, 41(7):1766-1769.

      摘要 (2) HTML (0) PDF 4.97 M (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异位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发生在后正中线腹主动脉两侧。其致病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特别是遗传性平滑肌瘤病伴随的富马酸水合酶基因突变。由于多数病例的临床症状和影像表现不典型,容易被误诊。如果未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高血压危象,术后也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该院2024年3月31日收治1例子宫平滑肌瘤脂肪变性合并多处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通过分析其临床资料,为子宫肌瘤合并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提供思路。

    • 以头晕头痛起病伴意识障碍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1例报道

      2025, 41(7):1769-1772.

      摘要 (2) HTML (0) PDF 2.50 M (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1例以头晕头痛起病伴意识障碍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男性、14岁),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头晕头痛、眼肌麻痹、意识障碍等症状。查体发现嗜睡,双眼球各方向运动不到位,咽反射减弱,四肢腱反射未引出,双上肢肌力0级,双下肢肌力3+级,双侧Chaddock征阳性,右侧偏身痛觉减退,双侧位置觉异常。肌电图检查提示双上肢周围神经损害,感觉运动均受累,血清抗 GQ1b抗体免疫球蛋白G、抗GT1a抗体免疫球蛋白G均阳性。给予血浆置换、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序贯治疗后患者意识障碍、眼球运动、肢体无力明显改善。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复杂,早期可出现头晕头痛非典型症状,需准确送检抗体,明确诊治。

    • 同种异体髂外静脉搭桥Rex分流术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性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2025, 41(7):1772-1776.

      摘要 (1) HTML (0) PDF 7.60 M (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院移植科为1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应用同种异体髂外静脉实施Rex分流术(肠系膜上静脉-肝内门静脉左支分流术)获得成功。利用同种异体髂外静脉予存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门静脉高压患儿在肠系膜上静脉和肝内门静脉左支间搭桥行Rex分流术,术后予利伐沙班预防血栓形成治疗,定期监测各项指标。患儿手术顺利;术后随访6个月复查可见搭桥血管血流通畅、无血栓形成,患儿体重增长,三系血细胞水平、肝功能、凝血功能均正常。对有肝外门静脉阻塞和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儿童患者连接肠系膜上静脉和肝内左门静脉的搭桥Rex术是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利用同种异体髂外静脉为搭桥血管具有可行性及安全性。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副主编:柴进、卢长伟、郑宏庭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