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39卷第2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多重核酸检测系统同时检测 22 种呼吸道病原体的 应用效果研究

      2023, 39(24):4141-4144.

      摘要 (207) HTML (0) PDF 3.47 M (5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采用多重核酸检测系统同时检测 22 种呼吸道病原体,了解韶关市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 ARI )常见病毒病原体的构成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 选择粤北人民医院作为监测点,按要求及时采集呼吸道患者标本 886 份送至韶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室,采用多重核酸检测系统定性检测 22 种呼吸道病原体,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 HKU1 、冠状病毒 NL63 、冠状病毒 229E 、冠状病毒 OC43 、人类偏肺病毒、人鼻病毒/肠道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 H1 、甲型流感病毒 H1-2009 、甲型流感病毒 H3 、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 1 型、副流感病毒 2 型、副流感病毒 3 型、副流感病毒 4 型、呼吸道合胞病毒、副百日咳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同时采用传统的荧光定量逆转录 - 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对上述样品进行同样项目的检测,对比检测结果准确性。结果 886 份标本中检出阳性 425 份,核酸检出率为 47.97% ( 425 /886 ), FluA 检出率最高,为 15.46% ,其他病毒的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鼻病毒( HRV ) 9.48% 、人副流感病毒( HPIV )6.55% 、乙型流感病毒( FluB ) 5.87% 、 RSV4.29% 、腺病毒 ( ADV ) 2.82% 、 MPV2.03% 、 HCoV1.02% 、 HBoV 0.45% 。 FluA 、 HRV 、 HPIV 、 FluB 、 RSV 和 MPV 的分布有一定季节特征,而 ADV 、 HCoV 和HBoV 季节特征均不明显。 FluA 、 HPIV 、 RSV 在 1~<3 岁组检出率均较高; HRV 、 MPV 、 HCoV 在 1~<3 岁组检出率均较高;FluB 在 ≥6 岁组检出率较高。荧光定量 PCR 检测结果与上述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韶关市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 ARI )的病毒病原种类较多,位于前 3 位依次是 FluA 、HRV 和 HPIV 。部分病原感染有季节流行特征,与年龄也存在一定相关性。

    • 重庆市中心城区汇集浓缩血小板制备关键控制点确认探讨

      2023, 39(24):4145-4147.

      摘要 (69) HTML (0) PDF 3.47 M (5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汇集浓缩血小板在制备过程中,关键控制点和参数的确认,以期提高汇集血小板的产品质量并优化制备过程。方法 随机选取街头采血 84 人份(每人份 400mL ),采用白膜层( BC )方法,静置过夜法保存 BC ;( 1 )根据全血血小板含量及 BC 回收率确定汇集浓缩血小板的 BC 份数;( 2 )根据离心机性能、离心效果确认合适的离心参数;(3 )比较汇集浓缩血小板和机采血小板相关质量指标:容量、血小板的含量、红细胞混入量、白细胞计数,储存期末pH值、无菌实验。结果 ( 1 )采用 6 个新鲜 400 mL 全血制备 BC 混合来制备汇集浓缩血小板;(2 )离心机(美国 Thermocryofuge 8 )第 1 次全血离心参数和第 2 次汇集 BC 离心参数分别为:离心力 2 283 、 291 g ;加速均为 9 g ;减速均为 4 g ;时间均为 12 min ,第 3 次(减红细胞)离心参数:离心力 145 g ,加速 9 g ,减速 4g ,时间 5 min ,离心效果均得到了良好印证;( 3 )对比同期单采血小板 14 份在采集第 1 、 5 天的检测结果,汇集浓缩血小板的容量、血小板含量,红细胞混入量高于机采血小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白细胞计数和储存期末pH 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无菌实验结果均为无菌生长。汇集浓缩血小板各质量指标除容量外,均在国标规定范围内。结论 把控好关键控制点能有效提高制备成功率。

    • 基于 CiteSpace 的气滞痰凝证研究热点趋势可视化分析

      2023, 39(24):4148-4153.

      摘要 (67) HTML (0) PDF 8.14 M (5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基于 CiteSpace 软件对中医“气滞痰凝证”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其研究现状及热点趋 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 CNKI )数据库近 20 年所收录的关于气滞痰凝证的相关文献,运用 CiteSpace 软件对 发文量、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 634 篇。发文量显示,气滞痰凝证发 文量呈现上升趋势;作者和机构分析发现,以路艺和史振滏等为核心、张海男和胡随瑜等为核心的团队是研究 气滞痰凝证的核心团队,关键词分析提示研究方向主要在气滞痰凝证疾病证候分类、中医药临床治疗等方面。 结论 该研究利用知识图谱直观展示了近 20 年气滞痰凝证的研究进展和热点趋势,为气滞痰凝证的研究前沿 提供新的视角参考。

    • 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干预对前列腺癌晚期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应用研究

      2023, 39(24):4154-4157.

      摘要 (77) HTML (0) PDF 4.10 M (6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干预对前列腺癌晚期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该院接受前列腺癌化疗的患者 90 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5例,采用双盲法进行研究。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有氧联合抗阻运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经干预后,观察组在癌因性疲乏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而运动干预后,观察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有所提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可减轻前列腺癌晚期化疗患者的癌症疲劳症状,在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 荔枝核香薰疗法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及血清 5-HT 、DA 的干预作用

      2023, 39(24):4158-4162.

      摘要 (75) HTML (0) PDF 4.25 M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荔枝核香薰疗法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CUMS )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及血清 5- 羟色胺(5-HT )、多巴胺( DA )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孤养结合 CUMS 抑郁模型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第7 、 14 、21 、 28天记录每组大鼠的体重增长数、糖水消耗量,在实验第 35 天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及血清中兴奋性神经递质 5-HT 、 DA 水平。结果 ( 1 )体重增长:第 14~21 天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百忧解组、百忧解辅香薰疗法组大鼠体重增长数均减少(P <0.01 )。第 28~35 天,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数减少(P >0.05 );与模型组比较,百忧解组、百忧解辅香薰疗法组大鼠体重增长数均增加( P >0.05 );与百忧解组比较,百忧解辅香薰疗法组大鼠体重增长数增加( P <0.01 )。( 2 )糖水消耗量变化:第 14 、 21 天,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百忧解组、百忧解辅香薰疗法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均减少(P <0.01 )。第 35 天,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减少(P <0.01 ),百忧解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减少( P <0.05 ),百忧解辅香薰疗法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减少(P >0.05 );与模型组比较,百忧解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增加( P <0.05 ),百忧解辅香薰疗法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增加(P <0.01 );与百忧解组比较,百忧解辅香薰疗法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均增加( P <0.05 )。( 3 ) HT 、 DA 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百忧解组大鼠 5-HT 、 DA 水平均明显减少( P <0.01 ),百忧解辅香薰疗法组大鼠 5-HT 、 DA 水平均减少( P >0.05 );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百忧解组、百忧解辅香薰疗法组大鼠 5-HT 、 DA 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1 );与百忧解组比较,百忧解辅香薰疗法组大鼠 5-HT 、 DA 水平均明显升高( P <0.05 )。结论 荔枝核香薰辅助治疗可增加抑郁模型大鼠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荔枝核香薰的抗抑郁机制可能与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

    • 新冠疫情管理解封初期 ICU 患者治疗结局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23, 39(24):4163-4166.

      摘要 (43) HTML (0) PDF 3.45 M (4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疫情管理解封初期重症监护室( ICU )患者治疗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2 年 12 月至 2023 年 2 月收集新冠疫情管理解封初期 267 例 ICU 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好转结局和死亡结局,将纳入患者分为好转结局组和死亡结局组,分析纳入患者的相关数据,探索新冠疫情管理解封初期 ICU 患者死亡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患者 172 例,其中 62 例ICU 患者新冠疫情管理解封初期发生了死亡结局,发生率为 23.2% ( 62 / 267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 患者入科后意识障碍程度高、进行特殊治疗、高龄是 ICU 患者死亡结局的危险因素( P <0.05 )。结论 疫情管理解封初期 ICU 患者入科后意识障碍程度高、进行特殊治疗、高龄为 ICU 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若再次出现新冠疫情大规模感染时临床医护人员应对这部分患者加强重视,减少患者死亡结局的发生。

    • >论著·临床研究
    • 钠 - 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 抑制剂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研究

      2023, 39(24):4167-4171.

      摘要 (103) HTML (0) PDF 4.27 M (4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寻钠 - 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 抑制剂( SGLT-2i )是否能减少乳腺癌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化疗中的心脏毒性。方法 收集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因乳腺癌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住院化疗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62 例,采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连续性变量)和 logistic 回归(分类变量),明确 SGLT-2i 对乳腺癌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化疗后心脏毒性的影响。结果 SLGT-2i 治疗缩短了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的 PR 间期[ MD =10.58 ,95% CI ( -21.03 , -0.14 ), P =0.047 ],对左室射血分数[ MD =1.38 , 95% CI( -1.90 ,4.66 ), P =0.405 ]、左房前后径[ MD =-0.84 , 95% CI ( -3.13 , 1.45 ), P =0.470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MD =0.11 , 95% CI ( -2.38 , 2.61 ), P =0.927 ]、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 MD =-0.32 , 95% CI ( -0.91 ,0.26 ), P =0.271 ]、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 MD =-0.06 , 95% CI ( -1.53 , 1.41 ), P =0.932 ]和 QTc 间期无显著影响[ MD =-6.19 ,95% CI ( -19.38 , 7.00 ), P =0.357 ]; SGLT-2i 对蒽环类药物或曲妥珠单抗的疗效无显著影响[OR =0.82 , 95% CI ( 0.05 , 12.82 ), P =0.885 ];在降糖效果方面, SGLT-2i 与其他降糖药物相当[ MD=-0.80 , 95% CI ( -1.62 , 0.03 ), P =0.057 ];在不良反应方面, SGLT-2i 未导致额外的肾功能损伤[ MD =2.37 , 95% CI ( -5.33 , 10.06 ), P =0.547 ]。结论 SGLT-2i 不影响蒽环类药物或曲妥珠单抗对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可以减少化疗后 PR 间期的延长,但对化疗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仍需进一步探索。

    • 五针药结合法协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23, 39(24):4172-4176.

      摘要 (45) HTML (0) PDF 4.13 M (5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法协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ACI )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021 年1 月至 2022 年 12 月该院符合标准的 224 例 ACI 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纳入结合组、中药组、针刺组和对照组, 各 56 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解语丹加减方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结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解语丹加减方与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 4组治疗均 5 d 为 1 个疗程,共 3 个疗程。结果 4 组中医证候评分、炎性细胞因子与血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且结合组与中药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在基本痊愈方面,结合组、中药组、针刺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采用针药结合法协同静脉溶栓治疗 ACI 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 蜡疗联合中药奄包在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3, 39(24):4177-4180.

      摘要 (48) HTML (0) PDF 4.12 M (5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蜡疗联合热奄包在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1 月该院风寒湿痹证患者 114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 A (对照组)、 B (蜡疗组)、C (蜡疗联合中药奄包组)3 组,各 38 例。 A 组接受常规护理治疗和 HYJ 炎症消炎机(重庆蜀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HYJ-Ⅲ )、中频治疗(成都千里电子设备有限公司),B 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蜡疗治 疗,C 组在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蜡疗联合自制中药奄包治疗, 2 周后对比分析 3 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测量的评分( AIMS2-SF )、疼痛评分及采用加拿大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疗效指数的总评分疗 效。结果 C 组疼痛评分低于前两组, C 组的生活质量评定 >86 分高于其余两组,在治疗后 C 组的总评分疗效率高达 97.3% , B 组的总有效率高达 76.3% , A 组的总有效率达 50.0% 。结论 蜡疗联合自制中药奄包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cN0 期多灶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分析

      2023, 39(24):4181-4185.

      摘要 (53) HTML (0) PDF 4.11 M (4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临床分期阴性( cN0 )期多灶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MDTC )的临床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该院肿瘤外科甲乳病区收治的 228 例 cN0 期 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 )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癌灶数量分为 MDTC 组(n =78 )和单灶性分化型甲状腺癌(SDTC )组( n =150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癌灶直径、癌灶数量、是否侵犯包膜、中央区淋巴 结转移情况、是否伴有桥本甲状腺炎等方面的差异,分析 MDTC 的临床特征。选择 logistic 回归分析中央区淋巴结发生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SDTC 组与 MDTC 组在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 >0.05 ),但 MDTC 组更易侵犯甲状腺被膜,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相对于癌灶数量为 2 灶的患者,癌灶数量为 3 灶及以上的患者更易侵犯甲状腺被 膜,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而在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方面,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侵犯甲状腺被膜与癌灶数量,为颈中央区淋巴结转 移的独立影响因素(OR =7.714 、 0.140 , P =0.033 、 0.007 )。结论 cN0 期 MDTC 患者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建议行甲状腺全切术。

    • 状态的影响穴位敷贴联合中医调护法对灼口综合征虚实证患者疼痛及情绪睡眠

      2023, 39(24):4186-4189.

      摘要 (48) HTML (0) PDF 4.26 M (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联合中医调护法对灼口综合征虚实证患者疼痛及情绪睡眠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 80 例灼口综合征虚实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敷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调护法。对比分析两组疗程开始前,治疗 2 周后和 4 周后的临床效果、睡眠质量、焦虑情况、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75% ,对照组为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前和治疗 2 周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 )、汉密尔顿( HAMA )、疼痛( VAS )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 4 周后两组 PSQI 、汉密尔顿( HAMA )、疼痛(VAS )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灼口综合征虚实证患者使用穴位敷贴联合中医调护法之后疗效显著,患者的疼痛情况好转,情绪及睡眠状态也得到了改善,从而使临床疗效得到了显著提升。

    •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2023, 39(24):4190-4193.

      摘要 (44) HTML (0) PDF 3.47 M (4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分析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过程中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在该院进行全身麻醉的 154 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 77 例。其中常规组临床麻醉时应用芬太尼,术后镇痛时联合应用舒芬太尼,联合组临床麻醉时应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时联合右美托咪定。结果 联合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联合组术后 2 、 6 、 12 、 24 h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评分)与术后 24 、48 、 72h 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联合组术后 48 h 皮质醇、白细胞介素 -6 (IL-6 )表达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联合组术后干呕、心动缓慢、嗜睡等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临床麻醉时应用舒芬太尼且在术后镇痛中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显著提高麻醉效果,抑制疼痛应激,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 2019-2022 年腹泻住院儿童不同病原学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 39(24):4194-4197.

      摘要 (50) HTML (0) PDF 3.48 M (5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因感染性腹泻住院患儿病原学特点、不同病原学临床表现差异及不同喂养方式对腹泻发病率的影响,为住院患儿感染源早期判断、及时治疗及疾病防控等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腹泻患儿临床资料(人口学资料、喂养方式、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等数据记录等),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鉴定、病毒抗原监测,主要检测易导致儿童腹泻的常见 8 种细菌与轮状病毒,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99 例腹泻儿童纳入研究,男童 162 例( 54.2% )多于女童 137 例( 45.8% ),3 岁以下儿童比例高达 81.9% ,临床症状均有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部分患儿伴有发热、呕吐、腹痛、抽搐等。共检出病原体 63 例,检出率为 21.1% 。 2 岁内婴幼儿不同喂养方式、不同病原体临床表现与伴随症状及住院时间、轮状病毒感染率季节性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3 岁以下的儿童为高发人群,且以病毒感染为主,秋冬季多见 . 不同病原菌感染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可用于指导早期病原菌判断进而指导治疗;母乳喂养能显著降低腹泻发病率,提倡母乳喂养。

    •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3, 39(24):4198-4203.

      摘要 (93) HTML (0) PDF 6.07 M (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 )对开放性骨折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8年 6 月至 2021 年 10 月重庆慎安医院(重庆莱佛士医院)骨科共收治的开放性骨折 80 例,随机分成 VSD 组(n =40 )和常规组( n =40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效果、疼痛、舒适度、应激障碍、满意度、术后恢复等。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折类型、伤处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伤处愈合时间、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术后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应激障碍评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术后恢复( QOR-15 )术后 1 d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术后 3 、 7d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VSD 治疗开放性骨折可加速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抗菌药物的应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降低创伤应激障碍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促进术后恢复。

    • 动态心电监测对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后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3, 39(24):4204-4206.

      摘要 (52) HTML (0) PDF 3.33 M (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监测对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后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 年 1-9 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婴幼儿血管瘤患儿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普萘洛尔治疗。按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动态心电图组 50 例和常规心电图组 50 例,在服药前,服药 2 、 5 d , 4 、 12 周时,分别采用 24 h 动态心电图或常规心电图进行心律失常监测。结果 常规心电图组和动态心电图组总体上分别检测出经普萘洛尔治疗后发生心律失常的血管瘤患儿 2 例( 4.0% )和 12 例( 24.0%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在服药前,服药 2 、 5 d 和 4 周时,两组患儿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服药 12 周时,与常规心电图组相比,动态心电图组检出的心律失常患儿数量明显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随着采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时长增加,患儿可出现心律失常不良反应,且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 超敏 C 反应蛋白 - 白蛋白比值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和早期临床结局的关系研究

      2023, 39(24):4207-4214.

      摘要 (96) HTML (0) PDF 7.19 M (4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超敏 C 反应蛋白 - 清蛋白比值( HCAR )与急性缺血性卒中( AIS )相关性肺炎( SAP )及早期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共纳入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 495 例 AIS 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 SAP 将全部患者分为 SAP 组与非 SAP 组;根据患者入院时 HCAR 水平数值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 4 组[ Q1 组( ≤1.3 ), Q2 组( 1.3~3.7 ), Q3 ( 3.9~9.2 ), Q4 組( ≥9.3 )],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的基线数据、出院时数据及 3 个月的随访数据,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考察 HCAR 四分位数与 SAP 风险、3 个月不良结局和 3 个月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 )曲线来评估 HCAR 及其他相关指标对 SAP 的预测价值。结果 住院期间有 68 例( 18.6% ) AIS 患者被诊断出 SAP , SAP 组的 HCAR 显著高于非 SA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 );在未调整模型中, Q2 、 Q3 、 Q4 组的 SAP 发生率均显著高于 Q1组(P <0.05 , P trend <0.001 );在调整后模型中, Q2 、 Q3 、 Q4 组的 SAP 发生率均高于 Q1 组,其中 Q3 、 Q4 组均显著高于 Q1 组( P <0.05 , P trend <0.001 ); 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HCAR 的 AUC 最大, HCAR 与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 )或清蛋白( Alb )的 AUC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HCAR 与 A2 DS 2评分的 AU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但 HCAR (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77.17% 、 73.44% )比 A2 DS 2评分(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58.72% 、83.19% )具有更平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Q4 组水平的 HCAR 与不良临床结局有显著相关性[调整后风险比(OR ): Q4vs .Q1 为 1.98 , P trend =0.013 ],达到 Q3 以上水平 HCAR 的患者在 3 个月内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调整后 OR : Q3 vs .Q1 为 2.63 , Q4vs .Q1 为 3.75 , P trend =0.001 )。结论 入院时 HCAR 水平较高的 AIS 患者更有可能在住院期间发生 SAP ,其早期临床结局也相对更差,3 个月时的不良结局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

    • >循证医学
    • 不同运动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干预效果的贝叶斯网状 meta 分析

      2023, 39(24):4215-4224.

      摘要 (71) HTML (0) PDF 11.78 M (4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运用贝叶斯网状 meta 评价不同运动疗法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 )患者疲乏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 、 EMbase 、 Web of Science 、 The Cochrane Library 、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不同运动疗法干预 MHD 患者疲乏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 ),检索时间从建库至 2022年 6 月。由 2 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使用 Cochrane 手册推荐的 RCT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 OpenBUGS 和 Stata14.0 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状 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 36个 RCT ,合计 2 942 例患者,包括 5 种运动疗法。贝叶斯网状 meta 分析结果显示: 5 种运动疗法在缓解 MHD患者疲乏方面效果均优于单纯常规护理,其中有氧运动效果最佳;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八段锦优于有氧运动、肌肉放松训练、抗阻联合有氧运动、单纯常规护理。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有氧运动对 MHD 患者疲乏干预效果最佳,八段锦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方面效果显著,建议未来继续开展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 RCT 以进一步验证结论。

    • 中药益母草致肝肾毒性:基于动物模型的 meta 分析

      2023, 39(24):4225-4231.

      摘要 (173) HTML (0) PDF 6.53 M (5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基于动物模型系统评价益母草的毒性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 PubMed 和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收集益母草毒性的动物实验研究,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至 2022 年 7 月 9日。 2 名研究人员分别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提取,采用 SYRCLE 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使用 RevMan5.4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通过对给药时间、给药剂量及益母草提取方式进行亚组分析,以探索异质性来源,并根据敏感性分析来检验 meta 分析结果的稳定性。结果 共纳入 18 篇文献。 meta 分析显示:益母草超剂量使用能使干预组动物血中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 ALT )、谷草转氨酶( AST )]、肾功能指标[肌酐(Cr )、尿素氮(BUN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SMD =1.01 、 1.05 、 1.72 、 1.46 , 95% CI ( 0.54 , 1.48 )、(0.59 , 1.52 )、( 1.06 , 2.38 )、( 0.89 , 2.03 ), P <0.001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给药时间对 ALT 、 Cr 和 BUN 的异质性水平影响不大,但可能是 AST 异质性的潜在来源;给药剂量对 ALT 、 AST 、 Cr 、和 BUN 的异质性无显著影响;益母草提取方式对 Cr 的异质性水平影响不大,可能会影响 ALT 、 AST 和 BUN 的异质性水平。结论 动物实验证据表明,益母草超剂量使用有造成肝肾功能损伤的风险。受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多的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调查报告
    • 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认知及行为现状调查

      2023, 39(24):4232-4236.

      摘要 (60) HTML (0) PDF 4.78 M (4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认知及行为现状,为制定护士心理护理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22 年 2-3 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现状调查表》对泰安市某三甲医院所有临床在岗护士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 全院 860 名在岗护士,共收回 700 份问卷,回收率为 81.39% 。 700 名护士中,99.43% 的护士认为对住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重要, 95.00% 的护士能够应用心理学知识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但仅有 52.71% 的护士能够了解实施心理护理基本流程,55.57% 的护士认为掌握的心理知识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对心理护理的常见技能如正念、催眠等均掌握较差。不同人口学资料的护士对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认识、心理学相关知识或方法的应用情况及对心理护理基本流程的了解程度有差异。结论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缺乏心理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心理护理能力不足。医院应积极创造条件,对不同人口学资料的护士普及心理护理教育,开展心理护理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化培训,以提高护士的心理护理能力。

    • 大理市青少年抑郁型人格障碍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 39(24):4237-4241.

      摘要 (92) HTML (0) PDF 4.11 M (4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青少年抑郁型人格障碍分布并初步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 272 名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完成一般情况调查表、人格诊断问卷第四版 Plus ( PDQ-4+ )抑郁分量表的填写,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该研究对象年龄 13~16 岁,其中男 117 名( 43.0% ),女 155 名( 57.0% )。抑郁型人格障碍检出率为 16.9%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t =6.167 , P <0.001 )、母亲文化程度( F =3.748 ,P =0.012 )是抑郁型人格障碍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是青少年抑郁型人格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02 )。结论 大理地区青少年抑郁型人格障碍筛查阳性率较高,母亲文化程度是抑郁型人格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应对抑郁型人格障碍的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提升其心理健康状态。

    • >综述
    • 人工智能在 2 型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3, 39(24):4242-4247.

      摘要 (514) HTML (0) PDF 5.48 M (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2 型糖尿病( T2DM )及其并发症影响了全球数亿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主要治疗方式为胰岛素和降糖药物的使用,但由于确诊不及时、起始治疗过晚、药物剂量调整不积极等问题,仍有很多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人工智能( AI )是数字信息智能化飞速发展的产物,在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预测、诊断、治疗、随访等健康管理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已有多种 AI 技术融入 T2DM 的健康管理中,如远程医疗、动态血糖监测等。该文综述了近期 AI 在 T2DM 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成果,并对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 ncRNA 与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2023, 39(24):4248-4251.

      摘要 (60) HTML (0) PDF 3.22 M (4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 RNA ( lncRNA )在肝硬化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可以通过调控肝硬化相关基因的表达、肝星状细胞激活及炎症反应来影响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该文 就 lncRNA 与肝硬化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天然药物防龋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3, 39(24):4252-4255.

      摘要 (128) HTML (0) PDF 3.85 M (6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龋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药物防龋是龋病防治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利用天然药物防龋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很大进展。多种天然药物能够抑制主要致龋菌的生长及其产酸、产糖、黏附能力,抑制生物膜形成或清除已形成生物膜,抑制牙釉质脱矿并促进釉质再矿化。但有关天然药物毒性、天然药物对混合生物膜的作用、天然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天然药物防龋与其他防龋方式的联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该文从天然药物对致龋菌和对牙釉质的作用两方面进行阐述。

    • 细菌感染与男性不育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23, 39(24):4256-4260.

      摘要 (111) HTML (0) PDF 4.10 M (4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前,有证据表明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细菌感染会对男性生育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细菌不仅损伤泌尿生殖系统功能,还可以通过分泌毒性代谢物或黏附精子表面对精子造成损伤,如 DNA 断裂、细胞膜过氧化和顶体损伤等。这些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损伤会使精子浓度、活力、形态和 DNA 完整性等降低,破坏精子质量和功能,影响精子的受精能力,从而导致男性不育。

    • 脂蛋白(a )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进展

      2023, 39(24):4261-4265.

      摘要 (88) HTML (0) PDF 4.14 M (4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脂蛋白( a )[Lp(a )]水平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 CVD )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一认识已经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然而,降低Lp(a )的有效方法和降低Lp(a )水平是否能够改善 CVD 风险的证据仍然不足,导致Lp (a )的重要性还未得到充分肯定。最新的临床和遗传学研究进展揭示了Lp(a )在 CVD 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因此,新兴的治疗策略,如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 -kexin9 型抑制剂或反义寡核苷酸技术,显示出在降低Lp (a )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该文对Lp(a )与 CVD 风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PG-SGA 及 PNI 对胃癌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进展

      2023, 39(24):4266-4270.

      摘要 (146) HTML (0) PDF 3.99 M (7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胃癌是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的常见消化道肿瘤之一,其预后与患者的营养状态密切相关,及早准确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识别营养不良,给予个性化营养治疗,对改善胃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 )、预后营养指数( PNI )是与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相关的 2 个指标。近年来, PG-SGA 和 PNI与胃癌预后相关性受到广泛关注,两者及其结合的一系列指标在预测胃癌预后方面具有潜在价值。该文综述了 PG-SGA 、 PNI 对胃癌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进展,为相关治疗提供信息参考,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 基于 miRNA 机制研究中药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3, 39(24):4271-4275.

      摘要 (133) HTML (0) PDF 2.19 M (6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阿尔茨海默病( AD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记忆与认知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药在延缓 AD 脑组织衰老和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等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疗效。该文以 miRNA 的作用机制为切入点,对中药复方汤剂、单味中药及其有效部位和成分在 AD 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与综述,以期为后续中医药对 AD 的精准靶向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

    • >护理研究
    •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

      2023, 39(24):4276-4278.

      摘要 (55) HTML (0) PDF 2.69 M (3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2022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 80 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将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患眼视力、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等指标降低,并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患眼视力、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并且试验组患眼视力、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 )明显优于对照组( 8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集束化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而言,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 老年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

      2023, 39(24):4279-4282.

      摘要 (60) HTML (0) PDF 3.45 M (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肝门部胆管癌( HC )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指导临床制定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3 月该院收治的 300 例老年 HC 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分为营养不良组、营养良好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对上述资料开展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300 例老年 HC 患者中,198 例患者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 PG-SGA )评分为 0~3 分,102 例患者 PG-SGA 评分为 4~23 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医疗付费方式、婚姻状况、贫血史、是否有糖尿病、肝功能分级、 TNM 分期、手术史、文化水平与营养不良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期间体重下降情况、清蛋白水平、术前营养状况评分、吸烟史、饮酒史与营养不良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70 岁、体重指数 <24.0 kg/ m2 、手术期间体重下降 ≥5% 、清蛋白水平偏低、术前营养状况评分 ≥3 分、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是影响老年 HC 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 <0.05 , OR >1 )。结论 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期间体重下降情况、肿瘤直径、术前营养状况评分、吸烟史、饮酒史是影响老年 HC 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临床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降低营养不良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 >教学探索
    • 我国患者安全胜任力相关研究的护理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3, 39(24):4283-4285.

      摘要 (40) HTML (0) PDF 4.80 M (3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我国患者安全胜任力相关护理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相关研究热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及维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 涉及患者安全胜任力的相关护理研究的文献,检索建库至 2022 年 7 月的相关文献,应用 SPSS21.0 、 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数量、年份、期刊、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 从各数据库共检索到相关文献 257 篇,经过 去重处理共获得 47 篇期刊文献,最终纳入文献 23 篇。文献发表整体呈上升趋势;文献地区分布在 14 个省份,其中有 15 篇文献集中在北京( 6 篇)、山东( 5 篇)和上海( 4 篇),占总发文量 51.72% ;期刊分布 19 种, 23 篇文献中 16 篇文献发表于护理期刊占比 69.57% , 7 篇文献发表于其他期刊,占比 30.43% ;基金资助文献 11 篇,占47.82% ,其中省级 5 篇( 21.74% ),院级或校级 7 篇( 30.43% ); 23 篇文献中,横断面研究最多,共 12 篇,占总数的 52.17% ;关键词分析中共涉及 38 个关键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胜任力,其次是患者安全。将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共分为 5 个聚类,分别是专家会议、护理管理、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效度。结论 我国患者安全胜任力相关的护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文献量总体较少,研究大多以横断面研究为主,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框架及评估工具。针对患者、患者家属的干预性研究,本土化量表的研制、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 “新医科”背景下 STEAM 教学模式在护理早临床教学中的探索

      2023, 39(24):4286-4289.

      摘要 (44) HTML (0) PDF 3.38 M (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构建 STEAM+ 护理早临床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职业荣誉感,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方法 在护理专业学生中采用整群抽样法实施基于 STEAM+ 护理早临床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对比实施 STEAM 教学前后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等,评价 STEAM+ 护理早临床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STEAM+ 护理早临床教学模式取得了满意的学习效果。结论 基于 STEAM+ 护理早临床的教学模式为护理早临床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基于三“微”框架下体验式教学对骨科临床医学生理论基础与实操能力的影响

      2023, 39(24):4290-4292.

      摘要 (53) HTML (0) PDF 2.67 M (3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基于三“微”框架下体验式教学对骨科临床医学生理论基础与实操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7 级( 150 名)、2018 级( 150 名)齐齐哈尔医学院骨科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 2017 级实习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8 级实习生(试验组)采用基于三“微”框架下体验式教学,比较两组考试测评结果、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骨科教学的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理论基础考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试验组实操能力、综合分析与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教学前,两组各项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教学后信息、学习合作与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升高,且试验组信息、学习合作与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 )。且试验组学生对骨科教学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骨科教学中,基于三“微”框架下体验式教学可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改善实习生的理论基础与实操能力,提高其对骨科教学的满意度。

    • >卫生管理
    • 血站实验室 ELISA 检测的质量问题及其对策

      2023, 39(24):4293-4294.

      摘要 (78) HTML (0) PDF 3.72 M (4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血清学实验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 )检测数据,为实验室质量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6 月 ELISA 数据,统计室内质控失控率、告警率、FAME 吐板率,按原因分类统计失控数、中断数、构成比,采用 Pareto 图分析失控及吐板原因。结果 室内质控月均失控率为 0.63% ,主要原因占比为随机误差和人员操作不当;室内质控月均告警率为 1.89% ; FAME 月均吐板率为 2.89% ,主要原因占比为洗板单元故障。结论 加强实验室人员培训和仪器维护可降低失控率和吐板率;回顾性分析实验室检测数据,可为质量改进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依据,更好的保证检测结果。

    • 结核病 ICD 编码对结核防控的影响探讨

      2023, 39(24):4295-4298.

      摘要 (53) HTML (0) PDF 3.45 M (4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结核病是我国乃至全球第二大单一感染致死原,其分类方法历经多次变化且临床分类与国际疾病分类(ICD-10 )略有区别。由于结核病新技术的推广使用 ICD-10 分类不够详细,部分类型无法直接找到对应编码,只能依据临床与编码实践进行归类编码。通过认识结核病的临床分类、ICD 分类及诊断手术操作编码,分析结核病疑难编码和易错点让医生、公卫人员对诊断标准和 ICD 分类更加清晰。公卫人员可利用结核病的 ICD 编码知识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上扩展,利用 ICD 编码提高结核病报病的精准分类。

    • 智能化检查预约平台在综合医院妇科门诊的应用研究

      2023, 39(24):4299-4201.

      摘要 (48) HTML (0) PDF 4.90 M (3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智能化检查预约平台在综合医院妇科门诊的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智能化检查预约平台,并应用在妇科门诊宫腔镜、阴道镜及妇科超声检查项目,比较平台应用前后患者检查预约环节耗时、工作人员预约花费时间及门诊患者满意度。结果 智能化检查预约平台应用后患者检查预约环节耗时、工作人员预约花费时间均显著少于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43%vs .48.80% , P <0.05 )。结论 智能化检查预约平台能显著优化门诊就诊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 >案例分析
    • 部分脂肪萎缩性糖尿病患者 1 例并文献复习

      2023, 39(24):4302-4304.

      摘要 (102) HTML (0) PDF 4.53 M (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脂肪萎缩性糖尿病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被误诊。该文回顾性分析 1 例部分脂肪萎缩性糖尿病患者的诊疗经过,患者具备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黑棘皮等特点,四肢皮下脂肪菲薄,腹部皮下脂肪存在,考虑为部分脂肪萎缩性糖尿病。因此,临床上医生遇到脂肪部分异常、胰岛素抵抗、严重高脂血症的患者应注意鉴别,进行及时诊断、治疗。

    • 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糖尿病足重症感染救治患者 1 例报道

      2023, 39(24):4305-4308.

      摘要 (56) HTML (0) PDF 7.51 M (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截肢风险高。糖尿病患者行胰 肾联合移植术后病情明显改善,但并不能逆转已形成的血管病变。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收治了 1 例 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出现糖尿病足重症感染患者,取得良好效果。通过总结其临床特点和诊疗过程,查阅文献, 总结救治经验,为今后糖尿病足治疗提供参考,从而降低截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内痔注射术后致坏死性筋膜炎并脓毒血症患者 1 例

      2023, 39(24):4309-4311.

      摘要 (57) HTML (0) PDF 1.89 M (4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前,内痔注射疗法是简便、临床疗效确切、术后愈合时间短的常用方法,但由于临床上缺乏统一规范的手术与操作标准,导致临床医师因操作不当或药物剂量浓度配比不同及注射部位不同而出现大量并发症,包括剧烈疼痛、化脓感染、肌筋膜坏死、脓毒血症甚至死亡。该科 2022 年 11 月收治内痔注射术后致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并脓毒血症患者 1 例,经积极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明显好转,该文将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讨论。

    • 巨大肿物伴丘疱疹的浅表淋巴管畸形患者 1 例并文献复习

      2023, 39(24):4312-4314.

      摘要 (70) HTML (0) PDF 4.93 M (3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浅表淋巴管畸形是指先天性淋巴管异常,主要发生在头颈及腋下等淋巴管丰富的区域。该文分析了该皮肤科 2021 年 8 月收治的 1 例发生在右侧大腿外侧巨大肿物伴丘疱疹的浅表淋巴管畸形。从起初的 鸡蛋大小发展至目前约 12 cm×12 cm 大小的巨大肿物,之后有进一步增大的可能,这对患者身心方面均能产生影响。而对于浅表淋巴管畸形治疗时机的选择目前暂无全面概述,该文对该病例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 复习相关文献,进一步阐明该病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 副肝合并副脾 1 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3, 39(24):4315-4317.

      摘要 (47) HTML (0) PDF 4.63 M (4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副肝和副脾均是人体解剖位置发育异常所致,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副脾的发病率较低,而副肝 更为罕见。目前,尚缺乏副肝合并副脾的报道。该文报道在临床上发现的 1 例副肝合并副脾患者,曾出现一过 性肝损,经治疗后好转,肝穿刺病理结果未提示特殊病变,随访 3 年无异常变化。

    • 1 例疑似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致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药学监护

      2023, 39(24):4318-4320.

      摘要 (75) HTML (0) PDF 794.81 K (3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指南的检索,对邵武市妇幼保健院 1 例疑似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所致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与讨论。通过排除诊断考虑该患儿出现的肝损伤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所致的药物性肝损伤可能性大,依据 Roussel Uclaf 因果关系评估量表( RUCAM )进行因果关系评估、肝损伤分型和严重程度分级,判断该患儿轻度药物性肝损伤为肝细胞型,很可能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所致。临床药师通过药学查房,进行药学监护,与医生形成互补,及时评估用药风险点,停用可疑药物,保障患儿的用药安全。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副主编:柴进、卢长伟、郑宏庭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