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4种制备方法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60袋新鲜冰冻血浆随机 分成4组,每组40袋,分别用4种不同制备方法[Pool方法(A 组)、虹吸法(B组)、水浴离心法(C组)及基于虹 吸法改良的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法(D 组)]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比较4组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 (FIB)水平及其回收率。结果 4组FⅧ和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FⅧ水平与D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FⅧ水平分别与C组、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FIB水平分别与A 组、C组、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FⅧ回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0.05)。4组FIB回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FⅧ回收率与D组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0.05);B组FⅧ回收率分别与C组、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基 于虹吸法改良的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方法最优,其可有效控制制备操作过程中影响质 量的诸多因素,有效降低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