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右颈内静脉留置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后血管继发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于该院右颈内静脉留置TCC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2例,比较不同留置时间段血管继发改变情况。结果62例患者中,52例患者均出现导管功能不良。≤90 d、>90~180 d、>180~270 d时导管功能不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 d、>90~180 d、>180~270 d时右颈内静脉狭窄、闭塞、血栓及上腔静脉狭窄/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纤维鞘形成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 d、>180~270 d时上腔静脉狭窄/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0~360 d、>360~540 d、>540~720 d时导管功能不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0~360 d、>360~540 d、>540~720 d时右颈内静脉狭窄、纤维鞘形成、上腔静脉狭窄/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右颈内静脉闭塞、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 d、>270~360 d时右颈内静脉闭塞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0 d、>270~720 d时导管功能不良、右颈内静脉狭窄、纤维鞘形成、上腔静脉狭窄/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右颈内静脉留置TCC 270 d后出现血管继发改变(狭窄、纤维鞘形成)的情况明显增多,建议留置时间不要超270 d。
刘娟,夏丝枚,李君科,王兴健,颜伟健.血液透析患者右颈内静脉置管后血管继发改变的观察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25,41(02):367-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