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术后发生咽部癔球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评估甲状腺术后咽部癔球症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并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84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临床及手术相关参数。运用“甲状腺切除术有关的语音调查问卷”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进行咽部癔球症评估。根据对问卷中问题12的回答,将患者分为癔球症组(≥1分)和对照组(0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咽部癔球症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患者中癔球症组36例,对照组48例。癔球症组的女性患者显著多于男性(91.7% vs. 54.2%),且中央淋巴结转移及行中央颈淋巴清扫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及P=0.032、0.037)。癔球症组患者术后问卷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比值比(OR)=2.135,95%可信区间(95%CI) 1.749~2.521,P<0.001]、淋巴结侵犯部位(OR=1.282,95%CI 1.021~1.543,P<0.001)、中央颈淋巴清扫(OR=1.575,95%CI 1.239~1.910,P<0.001)为甲状腺术后发生咽部癔球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患者、中央颈淋巴结清扫和中央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切除术后发生癔球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护理工作中需加强这类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沟通交流。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何倩,沈安妮.甲状腺术后发生咽部癔球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24,40(24):4234-4237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1-02
  • 出版日期: 2024-12-31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