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近3年非感染性输血反应回顾性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某市近 3年非感染性输血反应的特点和诱因,探讨未来输血风险的防范策略。 方法 查阅 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某市输血记录,对输血反应发生率、类别及诱因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2017-2019年输血反应发 生率分别为0.49%(48/9741) 、0.38%(34/9052) 、0.27%(24/8772) ,2018年输血反应发生率与2017、2019年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 ,2019年输血反应发生率与2017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输血反应以过敏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 反应为主,分别占55.66%(59/106) 、37.74%(40/106) ;输血史占70.75%(75/106) ,妊娠史占89.29%(50/56) ;输注血浆类致过 敏反应占89.93%(53/56) ,外科发生率较高,多用 1种药物治疗,120 min内全部缓解;输注红细胞类致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 87.5%(35/40) ,血液科相对较高,多用2种药物治疗,120 min内缓解占 60%(24/40) 。 结论 降低红细胞与血浆类制品不合理 使用率,采用药物替代、自体输血,以及去除诱因成分的精准输血可作为今后输血风险防范策略。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辛宏杰,周朝霞,李广杰.某市近3年非感染性输血反应回顾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13):2287-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