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代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希思科—齐鲁肿瘤研究基金资助项目(Y-Q201802-034)。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耐药后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经一代TKI治疗后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52例,在继续使用原一代TKI药物情况下加用沙利度胺治疗,并在沙利度胺服用前(治疗前)及确认疾病进展时(治疗后)留取血清标本进行VEGF和bFGF检测。结果在所有经沙利度胺治疗后的患者中,4例患者部分缓解(PR),有效率为7.7%,病情稳定(SD)患者16例,疾病控制率为38.5%;经联合治疗后,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为7周(3~44周),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08周(52~240周)。对从联合治疗中获益的患者进行VEGF和bFGF检测分析时发现,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对于单药TKI治疗后PFS大于或等于44周患者,在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后,血清VEGF和bFGF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够部分逆转一代TKI耐药进程,尤其对一代TKI治疗获益显著患者具有一定意义,可能是通过抑制由bFGF和VEGF介导的血管生成来逆转TKI耐药。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根和,吴怡青,吴鹏飞,方平,左刚,陈雍,胡善良,汪曙红.沙利度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代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7):1177-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