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数据的卵巢癌细胞铂类耐药机制分析和治疗药物选择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临床专家团队引进项目(SZJTD201707);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妇科临床试验机构能力提升项目(SLT201955);苏州妇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项目(Szzx201505)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索卵巢癌细胞系耐药基因表达改变及其生物学机制,为卵巢癌细胞系铂类耐药成因及治疗提供生物信息学依据。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A2780耐铂类化疗和原始细胞株相关基因芯片数据集并分组,应用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使用clusterProfiler R包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和可视化,找出相关高度表达的基因通路。通过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网络的hub基因。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分析生物过程。利用CMap网站,通过差异基因在细胞株内导致的药物反应区别,识别与耐药相关的药物。结果 卵巢癌铂类耐药的形成在基因表达层面的关键变化基因数量较少,不同研究芯片同样高表达的基因仅有32个,低表达的基因仅有126个,细胞外基质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升高,外泌体分泌相关蛋白增加,胆固醇储存的正向调控过程增强,生长板软骨细胞分化,单核细胞分化等生物学过程增强,说明卵巢癌细胞耐铂类机制可以沿着上述2个机制探索。而Cycloheximide、Emetine、Cephaeline、Homoharringtonin、Verrucarin A、Puromycin等6种药物可以在铂类耐药的生物学研究中有所侧重。结论 本研究对人卵巢癌细胞铂类耐药成因及治疗进行了探索及分析,对人卵巢癌细胞铂类耐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生物信息学理论依据。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程琛,具晟,戴建荣,侯顺玉.基于开放数据的卵巢癌细胞铂类耐药机制分析和治疗药物选择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24):3928-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