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新生儿医护一体化交班中的应用效果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2018MSXM063)。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联合医护一体化床旁交班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实践效果,为无陪护新生儿病 房有效交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住院新生儿4855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交班模式),选取2018年4月 至2019年3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527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采用 SBAR 标准沟通模式),比较2组不同交班方式下交班质量(如 病情观察仔细度、皮肤完整性交接、用药情况掌握、管路交接、检验检查情况了解、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措施实施、病情知晓率)、 医护人员满意度(信息提供程度、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提高、医护合作协调度)、平均住院时间、病例组合指数、诊断相关 分组。结果 观察组交班质量、医护人员满意度、医疗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 标准化交接单联合医护一体化床旁交班可增加医护配合程度,有利于协调医护合作,提高无陪护新生儿病房交班质量,促进医护 沟通、提升护士专业能力。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邓晓草,杨丽莎,陈新红,李卓能,何华云.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新生儿医护一体化交班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23):3875-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