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静脉入路与锁骨下静脉入路起搏器植入应用比较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60047);贵州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608);贵州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18〕2800);贵州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2019〕1260);贵州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科技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黔教合KY字〔2016〕070);贵州省贵阳市科技局科技计划(GY2017-34)。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比较腋静脉入路与锁骨下静脉入路起搏器植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PSM方法,按1∶2最近邻居匹配法进行匹配,将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盘州市人民医院行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分为腋静脉入路组(33例)和锁骨下静脉组(61例)。记录并比较患者一般信息、手术信息及回访信息等。结果匹配前,除高血压病史外,其他协变量组间标准差异绝对值均大于10%,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史数据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各协变量因素组间标准差异绝对值均小于10%,且协变量数据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穿刺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静脉组电极植入时间及X线暴露时间均短于锁骨下静脉组(P<0.05);腋静脉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锁骨下静脉组(P<0.05);电极磨损及断裂发生例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静脉入路起搏器植入具有并发症少、X线暴露时间少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司晓云,蒋先文,吴志涛,张姝,侯艳平,李伟,李勇兵.腋静脉入路与锁骨下静脉入路起搏器植入应用比较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9):3052-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