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酮酯滴丸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近期预后的影响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四川省医学会高血压疾病(施慧达)专项科研课题项目(2017SHD022)。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银杏酮酯滴丸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是否能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急诊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1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92例)和对照组(93例)。2组患者均按指南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调脂、逆转心室重构等治疗,同时,对照组口服银杏酮酯滴丸安慰剂型(8粒/次,每天3次),干预组口服银杏酮酯滴丸(8粒/次,每天3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症状(胸痛、胸闷等)、心力衰竭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源性病死率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肥胖、冠心病家族史、症状-入门时间、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单支病变率、多支病变率、血栓抽吸率,以及治疗后6个月心源性病死率、心肌梗死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中冠心病症状阳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可改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不能降低短期(6个月)心源性病死率和心肌梗死再发率。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琛,吴鹏,张海波,任平,邹礼华,罗士喜.银杏酮酯滴丸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近期预后的影响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5):2336-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