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高氧致新生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8年度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LGF18H040009);浙江省金华市科学技术局2018年度市公益类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2018-4-061)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高氧致新生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出生24 h内的96只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UC-MSCs对照组、支气管肺炎发育不良(BPD)模型组、UC-MSCs治疗组,每组24只。比较各组大鼠体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总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β、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指标水平变化,并对各组肺组织原纤维蛋白-1(FBN1)、FBN2、Fibulin mRNA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UC-MSCs治疗组大鼠第14、21天体重与BPD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PD模型组、UC-MSCs治疗组大鼠BALF中总蛋白、总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分别与空气对照组、UC-MSCs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MSCs治疗组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总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BPD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MSCs治疗组大鼠肺泡平均截距低于BPD模型组,而辐射状肺泡计数高于BPD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MSCs治疗组大鼠外周血IL-1β、IL-8、TNF-α、MDA水平及SOD、MPO活性与BPD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MSCs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FBN1、FBN2、Fibulin mRNA表达水平较BPD模型组明显下调,且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MSCs可通过抑制高氧暴露所致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和肺部炎症因子释放,以及阻断肺组织弹性蛋白平衡絮乱,从而减轻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岚 ,姚静婵, 吴琳, 宋春涵 ,魏艳丽 ,林益平 江文娇 ,张辉,丁明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高氧致新生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4):2135-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