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患儿肠道菌群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KJ1702028 )。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炎患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5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该院消化科门诊或住院部确诊的Hp相关胃炎患儿 118 例,以肠道菌群粪便涂片检查方法分析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情况。结果 治疗Hp时,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 10~14d ,其中 36 例采用序贯疗法, 82 例患儿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前,73 例( 61.9% )菌群正常, 45 例( 38.1% )菌群失调,均无腹泻症状。治疗结束时, 118 例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菌群失调,其中 18 例( 15.3% )患儿出现不同程度腹泻症状。治疗结束时肠道菌群正常患儿比率、严重菌群失调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 1 个月肠道菌群正常患儿比率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但严重菌群失调发生率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标准三联疗法和序贯疗法在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Hp相关胃炎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会导致患儿肠道菌群紊乱从而引发相关症状。因此,临床上需关注抗菌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必要时可进行肠道菌群监测。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龚 舒,李 俊,李蜀媛,詹 学,李中跃,王玉婷.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患儿肠道菌群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6):885-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