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危急值管理持续改进对减少低血糖假性危急值的作用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甘肃省人民医院院内基金资助课题(17GSSY7-9)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分析低血糖假性危急值发生的原因,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降低假性危急值发生率。方法 分析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住院患者低血糖危急值,鉴别假性危急值并分析其发生原因,采用对策性鱼骨图的方法制订不同的纠正改进措施。结果 78例危急值中,假性危急值27例(34.62%)。27例假性危急值中,标本溶血5例(18.52%),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过程中采集标本1例(3.70%)。标本放置时间过长(≥120 min)21例(77.78%)。通过采取缩短标本周转时间(TAT)、使用血糖专用孵化管、培训采集人员等纠正方式后,假性危急值比例下降至14.90%,与纠正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血糖危急值中存在一定比例假性危急值,应引起临床科室和检验科重视。通过缩短TAT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假性危急值发生率。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德红,司玉春,鲁彦,王爱霞,颜丽,袁秀梅,杨兴文,魏莲花,居军,韩平治.实验室危急值管理持续改进对减少低血糖假性危急值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9):1425-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