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与婴儿不明原因肝炎的相关性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HCMV(+)]与婴儿不明原因肝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不明原因肝功能损伤患儿236例(不明原因肝炎组)及肝功能正常的母乳性黄疸患儿116例(对照组),记录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尿人巨细胞病毒DNA(HCMV-DNA)、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抗体IgM(HCMV-IgM)、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水平,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明原因肝炎组与对照组患儿HCMV-IgM阳性率分别为74.2%和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V(+)组与HCMV(-)组均以黄疸、肝脏增大、发热、腹泻等为主要表现,且HCMV(-)组发生肝脏增大的可能性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V(+)组与HCMV(-)组的ALT、AST和T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V(+)组和HCMV(-)组ALT水平小于或等于正常值2倍、正常值大于2~5倍、正常值大于5~10倍,正常值的10倍以上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儿不明原因肝炎与HCMV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以黄疸、肝脏增大、发热、腹泻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但肝损伤的严重程度与HCMV活动性感染不具有相关性,ALT值为正常值大于5~10倍时,其为HCMV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更适合提前给予其抗HCMV治疗。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智,许红梅.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与婴儿不明原因肝炎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9):1336-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