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风止痛散对酵母联合腺嘌呤致痛风性肾病的作用及机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Y2015YB059)。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 研究驱风止痛散对酵母联合腺嘌呤致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别嘌醇组(0.01 g/kg),驱风止痛散低、中、高剂量组(1.60、3.20、6.40 g/kg),每组10只。每天上午,空白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纯净水,其余各组大鼠灌胃酵母粉腺嘌呤混悬液(酵母粉10 g/kg、腺嘌呤0.01 g/kg)造模;每天下午,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纯净水,其余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液,连续造模兼给药28 d。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尿酸(SUA)、肌酐(SCr)、尿素氮(BU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切片中病理变化。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SUA、SCr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模型组大鼠血清BUN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别嘌醇组及驱风止痛散高、中、低剂量组大鼠SUA、SCr、BUN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血清TGFβ1、IL1β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别嘌醇组大鼠血清TGFβ1、IL1β水平及驱风止痛散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GFβ1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驱风止痛散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GFβ1水平高于别嘌醇组,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水平显著高于别嘌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分析提示,别嘌醇组和驱风止痛散各剂量组肾小管扩张和间质纤维化有所改善,炎症细胞浸润有所减少。 结论 驱风止痛散对酵母联合腺嘌呤诱导的痛风性肾病大鼠的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郭思彤,许立拔,梁小玲,黄菊,刘丽敏.驱风止痛散对酵母联合腺嘌呤致痛风性肾病的作用及机制[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3):342-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