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造口坏死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乙状结肠造口坏死原因,针对性提出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乙状结肠造口缺血性坏死患者12例病历资料,探讨造口坏死原因。结果乙状结肠造口缺血性坏死发生于术后24~72h,中位时间61.3h;3例经积极换药、引流、理疗3~4d后愈合,9例行手术切除坏死肠段、腹腔冲洗引流、重新造口而痊愈。结论乙状结肠造口缺血性坏死与造口方式、左半结肠动脉弓的处理、结肠及其系膜过短或张力过高等有关;腹腔镜直视下,可及时发现并处理引起造口坏死的隐患。乙状结肠造口坏死需行急诊手术治疗,判明其坏死范围和程度,切除坏死肠段,重新造口。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周东,李恒平,黄卫东,丁正华.乙状结肠造口坏死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4):3815-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