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地区375例小儿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丹阳地区小儿尿路感染(UTI)病原菌分布、变迁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收集丹阳市儿童医院2011—2015年12月住院的UTI患儿420例,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观察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结果420例患儿尿培养共检出细菌375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92.3%(346/375)],大肠埃希菌居首位[70.0%(263/375)]。革兰阳性菌占7.7%(29/375),其中屎肠球菌占4.3%(16/375),粪肠球菌占1.1%(4/375),葡萄球菌属占2.4%(9/375)。对比分析2011—2012年及2013—2015年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总体分布情况及前5位致病菌分布情况,革兰阴性菌感染率高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有上升趋势,肺炎克雷伯菌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耐药率最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西丁均较不敏感;革兰阳性菌中屎肠球菌耐药性相对复杂,治疗可选用较敏感的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结论小儿UTI病原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常见致病菌,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有上升趋势,以肺炎克雷伯菌上升最为明显。临床上应重视中段尿的培养,加强对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以便合理选择敏感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丽琴,方拥军,金晓红,何启峰.丹阳地区375例小儿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0):3109-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