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肝癌介入治疗肝储备功能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均实施介入治疗;患者术前均行MRI常规+增强序列扫描,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病灶周围表现弥散系数(ADC)值和介入治疗前后吲哚氰绿15 min滞留率(ICGR15)及Child-Pugh评分情况。 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2周内不同时刻的ICGR15和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复发和转移患者的癌灶周围ADC值明显低于未复发和未转移患者,且介入治疗前后ICGR15明显高于未复发和未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MRI检测病灶周围ADC值与ICGR15、Child-Pugh评分、复发率及转移率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灶周围肝实质肝硬化/肝纤维化随着病灶周围MRI-ADC值的降低而加重,患者的复发率和转移率也随之升高,患者预后则越差。MRI所测ADC值可用于评估肝癌介入治疗肝储备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余海波. MRI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4):2195-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