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解决方法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2K)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发生率,并探讨常规临床实验室针对其的解决方法。 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38 29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高度疑似EDTA-PTCP的15例患者再次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剂和血小板稀释液手工法分别采样检测血小板计数(Plt)。 结果 EDTA-PTCP发生率为0.04%(15/38 291),15例患者采用EDTA-2K、枸橼酸钠抗凝剂和血小板稀释液手工法检测Plt分别为(57±17)、(119±53)、(112±54)×109 L-1,三组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87,P=0.001);采用EDTA-2K检测Plt明显低于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剂、血小板稀释液手工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剂检测Plt与血小板稀释液手工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1)。 结论 EDTA-PTCP发生率为0.04%,疑似EDTA-PTCP标本建议更换枸橼酸钠抗凝剂或血小板稀释液手工法重新检测Plt。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杨先春,李朝容.临床实验室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解决方法[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4):521-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