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神经疾病患者PICC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分析及干预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了解重症神经疾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特点及其有效的干预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9例行PICC术重症神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VT是否形成分为发生组(5例)和未发生组(94例),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估测评分(APACHEⅡ)、D-二聚体水平、意识状态、疾病分布、穿刺侧部位及肌力、DVT发生时间及部位等。结果 99例患者共放置PICC 99根,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发生率为5.05%;两组患者APACHEⅡ分值、意识状态、疾病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肢体、不同肌力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置管后小于或等于7 d;主要发生部位为锁骨下静脉。 结论 APACHEⅡ分值高、D-二聚体水平高、昏迷、脑血管疾病患者均为PICC置管后并发DVT的高危人群;DVT主要发生于穿刺侧为右上肢、肌力小于或等于3级者,因此,PICC穿刺部位应首选健侧肢体,其次为右侧肢体,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DVT的发生、发展。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梅 畅,邢 凤,刘 娟,刘光维.重症神经疾病患者PICC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分析及干预[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3):35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