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房医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感控措施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房医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感染控制措施。 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5 年7月出生或出生后转入该院的1 54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病房医院内感染分为医院内感染组新生儿(140例)和非感染组新生儿1 400例。比较两组新生儿数据、感染部位及高危因素。 结果 医院内感染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小于或等于1 500 g、胎龄小于或等于37周、发生新生儿窒息、进行肠外营养及采取机械通气操作的例数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所有新生儿住院感染病例中,下呼吸道感染的人数最多(105例),占总感染例数的75.0%;血液感染15例,占10.4%、上呼吸道感染9例,占6.43%,胃肠道、皮肤及其他部位感染例数较少。 结论 新生儿出现感染主要与新生儿基本身体素质有很大关系,同时还与病房环境及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意识不强有关。医护人员应加强新生儿基础护理和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而当新生儿感染发生后,需要严格隔离,避免感染的再扩散,同时针对患儿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等。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周 瑛,李巧巧,李 静.新生儿病房医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感控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1):1719-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