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探讨门诊容易挂错号的病种及原因,采取相应的策略,降低错误挂号率。 方法 分别以2014年7月及2015年7月门诊挂号人次作为干预前及干预后的调查对象,分析挂错号的原因,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策略,比较干预前后总错误挂号率及重要原因。 结果 干预前后总错误挂号率(1.17%、0.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因挂号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挂错号人次所占比例(58.49%)低于干预前(78.59%),而因门诊医生“抢”患者挂错号人次所占比例(19.81%)高于干预前(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结论 通过采取优化门诊挂号流程、提高挂号工作人员及导医的分诊能力、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等措施,可以降低错误挂号率。
黄 嘉,赖晓东,李泽贵.门诊患者挂错号的原因及对策建议[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9):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