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适应证的探讨。 方法 已确诊为PACG患者92例(92眼),均合并有程度不同的晶状体混浊。所有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9~24个月。随访观察手术前后眼压、视力、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形态、房水流畅系数与压畅比和降眼压用药数量等的变化情况。 结果 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明显低于术前平均眼压(P<0.0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好于术前(P<0.01)。前房深度加深(P<0.01)。房角全部开放72眼(78.26%)。术后房水流畅系数与压畅比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平均使用降眼压药数量明显减少 (P<0.01)。另14眼 (15.22%)虽经联合降眼压,术后眼压仍大于25 mm Hg(1 mm Hg=0.133 kPa),遂加行小梁切除术。 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能有效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开放房角、改善视功能,对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是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术方法,对于无超声乳化设备的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但对于术前房角粘连关闭大于270°的患者,联合采用小梁切除术,对于挽救患者的视功能,是必要和稳妥的。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杨学兵,邓宗勇.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3):355-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