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2013年福州市卫生科技项目(2013-S-wq4)。
【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干预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的影响。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3~8 月内科住院或门诊体检初诊为高血压前期患者300例,经筛选排除后,分为以下三组。(1)生活干预组(95例):戒烟、限酒,坚持适量体力劳动,适当限制盐和脂肪的摄入,控制体质量;(2)坎地沙坦组(94例):在生活干预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4 mg/d;(3)氨氯地平组(92例):在生活干预组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5 mg/d。以肱动脉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作为评估血管内皮功能,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作为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定期随访2年,观察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MD、IM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生化指标的变化。 结果 干预2年后,各组体质量指数、hs-CRP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间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FMD、SBP、DBP较干预前改善,且坎地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改善程度大于生活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坎地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MT虽有轻度下降,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降压药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江金锋,林 修,陈闽明,饶华经.不同药物干预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2):3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