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骨外板翻转行枕颈融合术的影像学设计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测量及分析成人枕颈部正中矢状位CT,探讨枕骨外板翻转的术前设计。 方法 选取2013年8~11月在衡阳市中心医院行CT检查的90例健康成人枕颈部正中矢状位CT影像资料,分别用甲法(经枕骨大孔后缘中点上方1 cm处作板障圆弧的切线)及乙法(经枕内外隆凸连线中点作板障圆弧的切线)进行枕骨外板翻转的术前设计,通过对2种设计相关指标的测量,比较甲、乙法的可行性及枕骨外板翻转的影像学参数。 结果 成人依据甲法或乙法的翻转比值(所需骨瓣长度/可获取最大骨瓣长度)与最大翻转比值(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甲法或乙法翻转,成年男性组和女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人中甲法与乙法翻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乙法均有可行性,且乙法优于甲法。通过术前枕颈部正中矢状位行CT测量,可为术中枕骨外板的翻转提供影像学参考。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 磊,王文军.枕骨外板翻转行枕颈融合术的影像学设计[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9):1290-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