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变情况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采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P基因区550位点的突变情况进行检测,对该院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YMDD突变情况进行调查,为指导临床使用拉米夫定对乙肝患者进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方法 2013年2~12月选取HBV DNA定量在2.00E+03 IU 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186例,其中90例未经过治疗(未治疗组),96例使用拉米夫定治疗1年以上(治疗组)。其血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分C、I、V三组,分别对总HBV DNA(包括野生型和突变型DNA),YIDD突变DNA,YVDD突变DNA进行检测。 结果 186例慢性乙肝患者中发生P基因区变异者共87例,其中治疗组患者发生YIDD变异9例(9.4%),发生YVDD变异36例(37.5%),YIDD和YVDD同时变异6例(6.2%);未治疗组患者发生YIDD变异6例(6.7%),发生YVDD变异24例(26.7%),YIDD和YVDD同时变异6例(6.7%)。两组患者YIDD变异、YVDD变异及YIDD和YVDD同时变异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0.156、0.206,P>0.05)。 结论 经过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乙肝病毒P基因区发生变异的频率高,但未经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也可自然发生P基因区的变异,故在治疗前及治疗中进行耐药基因的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彭 瑛,邓正华,温先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变情况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7):99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