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通过步态分析技术研究慢性踝关节不稳手术前后步态运动学特点,为手术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科因慢性踝关节不稳进行手术治疗的37例患者。其中,采用改良Chrisman-Snook手术治疗16例,采用改良Brostrom术治疗21例。37例患者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分别行踝-后足功能(AOFAS)评分及步态分析。 结果 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本组均获随访3~8个月,平均4.5个月。37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术后AOFAS评分较术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步态参数步长、步速、步频、患侧单腿支撑时间、双腿支撑时间均出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慢性踝关节不稳,运用步态分析技术可对手术进行功能量化评价,可以更为准确的了解踝关节手术前后的生物力学变化,为评定手术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邓 勇,徐杨博,鲁晓波.步态分析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手术疗效的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