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在传统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观察其能否改善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uention,PCI)术后的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及其安全性。方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为AMI的患者72例,43例患者接受传统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作为对照组,29例患者在CAG后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作为治疗组,2组患者均在接受充分药物准备及CAG后即刻开始PCI治疗。应用TIMI分级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评价术前术后心肌灌注变化,并动态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ST段偏移总和比值(sum STR)的变化,以及2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出血事件和心血管事件的差异。结果:CAG后即刻PCI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TMP分级达到3级水平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2%:78.2%,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心电图sum STR>70%的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1%∶46.0%,P<0.05);2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出血事件和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传统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有助于改善AMI患者PCI后的冠状动脉血流及心肌组织灌注水平,使用安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文辉,李 杰,聂 鹏,袁正强.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823-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