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桩核修复方式对牙体抗折强度和折裂形式影响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比较不同桩核修复方式修复后牙体抗折强度和折裂形式。 方法 将2013年10~12月拔出的15颗下颌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颗。A组为铸造金属桩核修复,B组为纤维桩联合树脂核修复,C组为树脂充填修复。所有试件在完成桩核修复后均做金属冠修复,在力学测试机上测试试件的抗折强度,记录试件断裂时的力值和试件折裂形式。 结果 A组的破坏载荷值最高,为(1.41±0.29)kN,高于B、C组[(1.20±0.28)、(1.20±0.30)k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破坏载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折裂形式主要为不可修复性折裂,其他两组主要为可修复性折裂。A组可修复性折裂发生率(0)低于B、C组[80.0%(4/5)、100.0%(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可修复性折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修复残根、残冠时,可以优先考虑纤维桩联合树脂核修复或者树脂充填修复。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 萍,朱智敏.不同桩核修复方式对牙体抗折强度和折裂形式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3):3543-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