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牵引治疗早期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畸形临床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索快速扩弓及非扩弓对前方牵引治疗早期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畸形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在该院口腔科就诊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22例,分为扩弓组与非扩弓组各11例,扩弓组采取腭上扩弓配合前方牵引,非扩弓组采取非扩弓配合前方牵引治疗,治疗前后摄头颅X射线投照测量分析,评价并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上齿槽座点角(SNA)、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上齿槽座点的连线交角或垂直距离(U1-NA)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上颌骨得到生长、发育和前移,而下齿槽座点角(SNB)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下颌骨生长得到控制,侧面外貌得到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弓组头颅X射线投照测量结果与非扩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前方牵引是治疗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畸形的有效手段,早期矫治效果更佳,腭上扩弓有助于增强疗效,但为非必须性的,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苏芹.前方牵引治疗早期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畸形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1):3275-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