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30例抢救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及抢救措施。 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该科收治的1 28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产后大出血30例(产后大出血组),未发生产后大出血1 255例(正常分娩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住院时间,新生儿阿氏评分,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产后大出血组产妇手术情况、产后结局,分析引起产妇产后大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结果 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为2.33%,产后大出血组子宫乏力、胎盘早剥、软产道撕裂、巨大儿、羊水过多、瘢痕子宫、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较正常分娩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分娩组比较,产后大出血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增加,而第1产程、第2产程、总产程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分娩组新生儿阿氏评分为(9.32±0.85)分,产后大出血组新生儿阿氏评分为(9.14±0.9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分娩组比较,产后大出血组剖宫产率显著上升,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大出血组中行保守治疗28例(93.33%),子宫全切除治疗2例(6.67%),患者止血时间为12~48 h,平均(14.85±2.87)h,经治疗后无产妇及胎儿死亡。 结论 引起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因素包括子宫乏力、胎盘早剥、软产道撕裂、巨大儿、前置胎盘、瘢痕子宫、凝血功能障碍。产前加强孕产期管理及指导,产后24 h内严密观察产妇阴道出血及生命体征情况,并对产妇做好产后大出血预防,对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刘 春.产后大出血30例抢救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0):3098-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