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孕期处理、分娩时机的选择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156例妊娠期心脏病患者的发病情况、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治疗方法、分娩方式与时机等资料。 结果 156例妊娠期心脏病患者中87例(55.8%)发生心力衰竭,其中中、重度心力衰竭38例(43.7%);发生心力衰竭的87例患者中,有明显诱因52例(59.8%),其中肺部感染12例,上呼吸道感染15例,贫血8例,精神紧张8例,血压升高6例,分娩时用力过大3例;心功能Ⅰ~Ⅱ级孕产妇与心功能Ⅲ~Ⅳ级孕产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结论 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危及母婴生命,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孕期密切监测心功能,麻醉以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为宜,孕晚期经过有丰富经验的内、产科医生积极治疗24~72 h后可及时终止妊娠,有利于孕妇和围生儿的预后。
梁哨雅,庞芳草.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6):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