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肌红蛋白检测水平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肌红蛋白(MYO)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该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9例AMI患者按胸痛发作时间到就诊时间先后分为:0~<3 h组27例,3~<6 h组21例,≥6 h组31例。在XC80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其血浆H-FABP、MYO、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合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同期36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 结果 0~<3 h组、3~<6 h组和大于或等于6 h组检测的血浆H-FABP和MY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3 h组和3~<6 h组检测血浆CK和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组检测血浆CK和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各组检测血浆H-FABP和MYO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结论 血浆H-FABP和MYO检测可作为AMI早期心肌缺血诊断较理想的生化指标,其阳性检出率高于心电图,有助于AMI的早期确诊、治疗疗效、预后以及降低病死率等方面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冯 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肌红蛋白检测水平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5):2300-2301-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