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高危因素,为有效防治产后出血、提高围生期母婴保健质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现实基础。 方法 选择2003年5月至2013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产后出血患者103例为观察组,按照病例对照研究中1∶1配比的思路,另选择同期于该院就诊的正常分娩产妇103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结果 观察组中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66例(64.08%),其次为胎盘因素22例(21.36%),软产道损伤9例(8.74%),凝血功能障碍2例(1.94%)和其他因素4例(3.8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产史、流产史、剖宫产史和巨大儿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OR=1.007、1.868、1.049、1.707,P<0.05)。 结论 重视孕前及孕期健康教育,积极进行孕期保健,提高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是从源头上控制产后出血的关键。积极对产妇进行产前评估、及早识别产后出血高危人群、制定特殊临床防治措施可有效改善产后出血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