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深度指数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Z2011448)。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对全凭静脉麻醉深度的监测和调控作用。 方法 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T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CSI监测。C组采用常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法,同时行CSI 监测其麻醉深度;T组以CSI监测值反馈调整诱导期依托咪酯和维持期异丙酚的剂量,维持CSI值在50±5,其余用药同C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5 min(T1)、切皮时(T2)、术中探查时(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后10 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CSI,比较两组的麻醉药用量,患者苏醒、拔管、离开复苏室时间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等情况。 结果 与C组相比,T组SBP、DBP、HR、CSI值均较高(P<0.05),T1、T2、T3、T4各时点SBP、DBP和CSI值,T2、T3、T4各时点HR均较高;而依托咪酯和异丙酚用量较少,苏醒、拔管和离开复苏室时间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知晓、术后躁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SI监测和反馈调控可避免麻醉过深,减少全麻药用量,加快麻醉恢复,无术中知晓。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黄国勇,梁 宁,黄中华,马 利,张庆敏,黄小彬,黄 颖,唐学锋.麻醉深度指数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4):530-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