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下钉棒系统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临床疗效观察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观察牵引下钉棒系统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31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在牵引下,采用徒手植入椎弓根螺钉技术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年龄14~18岁,平均15.6岁。脊柱弯曲度分类:COBB角40°~45° 15例,COBB角45°~50° 10例,COBB角大于50°~70° 6例。按椎体旋转度分类:采用顶椎旋转度测量法(NASH-MOE法),0~Ⅰ度13例,Ⅰ~Ⅱ度11例,Ⅱ度以上7例。King分型: Ⅰ型6例,Ⅱ型5例,Ⅲ型7例,Ⅳ型8例,Ⅴ型5例。 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6~29个月,平均25个月,术前COBB角40°~70°,平均59°,术后矫正率为90%,最大矫正率为98%;增高2~6 cm,平均4.1 cm。术后无截瘫,内植物无断钉、断棒等并发症,均获得良好效果。 结论 牵引下钉棒系统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理想方法。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邹日昌,贺石生.牵引下钉棒系统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9):1333-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