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高场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15例无明显宫颈病变的健康志愿者及25例宫颈癌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分析正常宫颈及病变的影像特点,测量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 结果 (1)15例健康女性宫颈ADC平均值为:内带(1.38±0.32)×10-3 mm2/s、中间带(1.41±0.26)×10-3 mm2/s、外带(1.41±0.08)×10-3 mm2/s;正常宫颈内带 ADC值低于中间结合带及外带肌层ADC值(P<0.05),而中间结合带与外带肌层ADC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05)。(2)25例宫颈癌患者ADC平均值为(0.869±0.108)×10-3 mm2/s,明显小于正常宫颈ADC平均值(P<0.05)。 结论 DWI图可明显观察宫颈癌病灶的位置、范围,作为常规MRI检查的有益补充,采用ADC值可有效地定量区分宫颈癌与正常宫颈,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郑运松,杨如武,徐会吾,宋晓群.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9):2965-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