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00289);泸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0S14(3-16)]。
目的 探讨p63与大鼠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 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只):假手术(Sham)组和全脑缺血/再灌注(I/R)组。两组分别在手术后6、12、24、48、72 h处死8只大鼠,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检测p63基因表达、神经元密度及凋亡情况。 结果 I/R组术后24、48、72 h神经行为学评分较Sham组同时间点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与同组24、72 h比较,术后48 h最高[(2.6±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海马CA1区p63阳性表达率在术后12、24、48、72 h较Sham组同时间点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与同组12、24、72 h比较,术后48 h最高[(70.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指数较Sham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与同组24、72 h比较,术后48 h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63基因表达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与神经元凋亡趋势基本一致,提示p63可能参与了神经元的凋亡。
廖常莉,张英,赵晓蓉,欧册华. p63与大鼠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