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晨峰与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血压晨峰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在平稳降压的同时,关注清晨时段的血压晨峰现象,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方法 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将16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均常规检查空腹血糖,血脂,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放免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UALB),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电图计算QT离散度(QTcd)。 结果 晨峰组的24 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非晨峰组的动态血压监测值,晨峰组的LVMI、UALB和QTcd指标均高于非晨峰组(P<0.05);两组在性别、年龄、血脂、血糖、BM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压晨峰导致了靶器官的损害,因此控制血压晨峰对减缓靶器官的受累程度有重要意义,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燕,马光涛,陈岩.血压晨峰与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131-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