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06年2月至2011年9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77例,随机分为BiPAP治疗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42例。BiPAB治疗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30 min内开始使用BiPAP加药物治疗,并与常规药物治疗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治疗1、24 h后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脑钠肽水平及住院插管率、病死率。 结果 BiPAP治疗组1、24 h后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脑钠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1 h后脑钠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PAP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插管率明显减少(P<0.05),病死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 早期应用BiPAP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黄军章,赵开亮,陆永光,严华.早期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104-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